[實用新型]激光雷達測量裝置、運載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804074.4 | 申請日: | 2018-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722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鐘若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泰司空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S7/497 | 分類號: | G01S7/497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21110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機構 激光雷達 測量裝置 慣性測量 支架 本實用新型 激光掃描儀 接收機 運載設備 固定板 固定側 控制盒 控制器通信 測量領域 激光測量 內部設置 自身軸線 控制器 側沿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激光測量領域,提供了一種激光雷達測量裝置和運載設備,其中的激光雷達測量裝置包括:旋轉機構,旋轉機構包括旋轉側和固定側,旋轉側能夠相對固定側沿自身軸線旋轉。激光掃描儀,連接于旋轉機構的旋轉側并能夠隨旋轉側旋轉。慣性測量儀。支架,支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設置于慣性測量儀和旋轉機構之間,并用于連接慣性測量儀和旋轉機構的固定側。激光雷達測量裝置還包括內部設置有GNNS接收機和控制器的控制盒,控制盒也安裝在支架上。GNNS接收機、旋轉機構、激光掃描儀、慣性測量儀都和控制器通信連接。本實用新型能夠更好地滿足激光雷達測量領域的多樣化需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激光測量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激光雷達測量裝置,以及安裝有這一激光雷達測量裝置的運載設備。
背景技術
自從1839年由Daguerre和Niepce拍攝第一張像片以來,利用像片制作像片平面圖的技術一直沿用至今。到了1901年荷蘭人Fourcade使用了攝影測量的立體觀測技術,使得從二維像片獲取地面三維數據成為可能。一百年以來,立體攝影測量仍然是獲取地面三維數據最精確和最可靠的技術,是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測繪的重要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及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數字立體攝影測量也逐漸發展和成熟起來,并且相應的軟件和數字立體攝影測量工作站已在生產部門普及。
激光掃描方法不僅是軍事中獲取三維地理信息的主要途徑,而且通過該途徑獲取的數據成果也被廣泛應用于資源勘探、城市規劃、農業開發、水利工程、土地利用、環境監測、交通通訊、防震減災及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等方面,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研究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原始資料,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展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目前,廣大用戶急需低成本、高密集、快速度、高精度的數字高程數據或數字表面數據,機載LiDAR技術正好滿足這個需求,因而它成為各種測量應用中深受歡迎的新技術。
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即激光探測與測量。LiDAR系統包括一個單束窄帶激光器和一個接收系統。激光器產生并發射一束光脈沖,打在物體上并反射回來,最終被接收器所接收。接收器準確地測量光脈沖從發射到被反射回的傳播時間。因為光脈沖以光速傳播,所以接收器總會在下一個脈沖發出之前收到前一個被反射回的脈沖。鑒于光速是已知的,傳播時間即可被轉換為對距離的測量。結合激光器的高度,激光掃描角度,從GPS得到的激光器的位置和從INS得到的激光發射方向,就可以準確地計算出每一個地面光斑的坐標(X,Y,Z)。激光束發射的頻率可以從每秒幾個脈沖到每秒幾萬個脈沖。舉例而言,一個頻率為每秒一萬次脈沖的系統,接收器將會在一分鐘內記錄六十萬個點。
如此一來,由激光器發射出的脈沖激光,打到地面的樹木、道路、橋梁和建筑物上,引起散射,一部分光波會反射到激光雷達的接收器上,根據激光測距原理計算,就得到從激光雷達到目標點的距離,脈沖激光不斷地掃描目標物,就可以得到目標物上全部目標點的數據,用此數據進行成像處理后,就可得到精確的三維立體圖像。
通過激光雷達所測得的數據為數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Model,DSM)的離散點表示,數據中含有空間三維信息和激光強度信息。應用分類(Classification)技術在這些原始數字表面模型中移除建筑物、人造物以及覆蓋植物等測點,即可獲得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Model,DEM),并同時得到覆蓋物的高度。
現有技術的激光雷達測量裝置通常將激光掃描組件上的各個器件分開固定設置,導致其應用場景受限,拆裝十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激光雷達測量裝置,包括:
旋轉機構,旋轉機構包括旋轉側和固定側,旋轉側能夠相對固定側沿自身軸線旋轉。
激光掃描儀,連接于旋轉機構的旋轉側并能夠隨旋轉側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泰司空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泰司空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80407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勘測儀反射棱鏡
- 下一篇:一種新型車載雷達傳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