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耐力賽的超跑賽車輪胎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81546.1 | 申請日: | 2018-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908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睿歆;朱敏;李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線輪胎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C11/01 | 分類號: | B60C11/01;B60C9/02;B60C15/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婁岳;金凱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胎面 弧長 本實用新型 賽車輪胎 耐力 從輪胎赤道 輪胎子午線 垂直距離 端點距離 輪胎斷面 胎面輪廓 優化接地 抓地性能 接地 簾布層 起始處 胎肩部 胎圈部 中心點 胎冠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用于耐力賽的超跑賽車輪胎結構,包括胎面、簾布層、胎側及胎圈部,所述胎面在輪胎子午線的截面上、從輪胎赤道面與胎面輪廓的交點到胎肩部起始處依次分成第一冠弧、第二冠弧和第三冠弧,所述第一冠弧的外徑TR1和弧長TL1、第二冠弧的外徑TR2和弧長TL2、第三冠弧的外徑TR3和弧長TL3之間具有TR1>TR2>TR3,TL1>TL2>TL3且TR1/TL1>TR2/TL2>TR3/TL3的關系,所述胎面寬度TDW的胎面端點距離胎冠的中心點的垂直距離H?drop與輪胎斷面高度SH的關系為H?drop/SH<0.15。本實用新型采用特定的胎面尺寸以優化接地形狀,增加接地面積,提高抓地性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輪胎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耐力賽的超跑賽車輪胎結構。
背景技術
賽車輪胎,由于其超常規的調教,使用環境的嚴苛,其所承受的加速度、應力、生熱等相對民用胎高出很多,超跑賽車輪胎更是如此。周向帶束層張力變化、肩部的形變、胎側的屈撓、端點的重合等,均容易導致應力集中與熱量積聚,使輪胎在激烈的賽道環境駕駛時容易出現爆胎現象。普通子午線輪胎簾布層為90°,無法同時兼顧側偏剛度、徑向剛度、縱向剛度的平衡,其大多簾布層輪廓采用自然平衡輪廓理論進行結構設計,無法提供大馬力賽車所需的抓地力及操控性。且胎面膠厚度尺寸較大,瞬時轉向特性不好。一般的賽車胎,由于輪廓的比例控制,內部材料的尺寸與角度,部件的端點分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搭配超跑賽車應用于耐力比賽時,普遍存在對抗沖擊的抗疲勞性能不足,應力分布不均,接地面積不良,尺寸熱穩定性不佳,胎面易出現裂口缺陷等現象;并且一般賽車胎,在設計時一般有某方面的側重點,往往單圈圈速表現優異,或者耐久能力表現良好,而很少有一種輪胎的結構設計可以出色地兼顧二者的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用于耐力賽的超跑賽車輪胎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適用于耐力賽的超跑賽車輪胎結構,包括胎面、簾布層、胎側以及胎圈部,所述胎面在輪胎子午線的截面上、從輪胎赤道面與胎面輪廓的交點到胎肩部起始處依次分成第一冠弧、第二冠弧和第三冠弧,所述第一冠弧的外徑TR1和弧長TL1、第二冠弧的外徑TR2和弧長TL2、第三冠弧的外徑TR3和弧長TL3之間具有TR1>TR2>TR3,TL1>TL2>TL3且TR1/TL1>TR2/TL2>TR3/TL3的關系,所述胎面寬度TDW的胎面端點距離胎冠的中心點的垂直距離H-drop與輪胎斷面高度SH的關系為H-drop/SH<0.15。
進一步地,所述輪胎斷面高度SH包括上胎側高度H1和下胎側高度H2,所述下胎側高度H2與輪胎斷面高度SH的關系為0.45<H2/SH<0.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線輪胎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線輪胎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815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0度纏繞帶束層的低斷面全鋼子午線輪胎
- 下一篇:城市用汽車防濺水輪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