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轉向器殼蓋壓鑄生產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45320.6 | 申請日: | 2018-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142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1 |
| 發明(設計)人: | 趙國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嶸泰有色金屬鑄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7/20 | 分類號: | B22D17/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 地址: | 519045 廣東省珠***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殼蓋 本實用新型 汽車轉向器 機械手 夾緊氣缸 壓鑄生產 固定座 旋轉臺 單個機械手 工作效率 鏡像設置 冷卻機構 人工成本 人手操作 生產技術 生產設備 輸送機構 依次連接 依次設置 有機械手 左右兩側 去渣包 壓鑄機 壓鑄件 轉向器 夾爪 精切 渣包 生產 | ||
本實用新型涉及轉向器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汽車轉向器殼蓋壓鑄生產系統,包括有機械手及分別沿機械手的周向依次設置的壓鑄機本體、渣包檢測機構、冷卻機構、去渣包機構、精切邊機構及輸送機構,機械手包括有固定座、設置在固定座上的旋轉臺及依次連接的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一連桿的一端與旋轉臺連接,第二連桿分別連接第一連桿及第三連桿,第三連桿上設置有夾緊氣缸,夾緊氣缸的左右兩側鏡像設置有兩個夾爪;本實用新型根據壓鑄件生產的特點,采用單個機械手實現對同一批次的殼蓋依次輸送到各個生產設備上,代替人手操作,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勞動強度及人工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轉向器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汽車轉向器殼蓋壓鑄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中國汽車工業快速發展,為汽車零配件生產和配套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世界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各國都在向高質量、高可靠性、重量輕、節能、低成本方向發展,目前傳統的汽車轉向器殼蓋壓鑄系統通常采用直線型流水作業,這樣的方式缺點明顯,主要是占地面積大,每個工序均由人工手動將工件取出,放置在輸送線上,自動化程度低,已無法滿足當前市場的生產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汽車轉向器殼蓋壓鑄生產系統,包括有機械手及分別沿機械手的周向依次設置的壓鑄機本體、渣包檢測機構、冷卻機構、去渣包機構、精切邊機構及輸送機構,所述機械手包括有固定座、設置在固定座上的旋轉臺及依次連接的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一連桿的一端與旋轉臺連接,第二連桿分別連接第一連桿及第三連桿,第三連桿上設置有夾緊氣缸,夾緊氣缸的左右兩側鏡像設置有兩個夾爪。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之間設置有第一旋轉氣缸,第一旋轉氣缸用于驅動第二連桿沿徑向轉動。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連桿與第三連桿之間設置有第二旋轉氣缸,第二旋轉氣缸用于驅動第三連桿沿徑向轉動。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三連桿上連接有第三旋轉氣缸,第三旋轉氣缸用于驅動夾緊氣缸沿軸向轉動。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夾爪呈內凹型結構,內凹型側壁上設置有固定部。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冷卻機構包括有水槽、驅動水槽沿豎向運動的升降組件及吹氣組件,吹氣組件設置在水槽的上部。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精切邊機構包括有機架、沿豎向設置在機架上的上模及下模,上模的底面設有切刀,上模可靠近及遠離下模運動,所述上模與下模分別設置有相對應的限位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將生產線的各個設備依次設置在機械手的周向,根據壓鑄件生產的特點,采用單個機械手實現對同一批次的殼蓋依次輸送到各個生產設備上,代替人手操作,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勞動強度及人工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汽車轉向器殼蓋壓鑄生產系統的產線布局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機械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處的結構放大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冷卻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精切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和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嶸泰有色金屬鑄造有限公司,未經珠海嶸泰有色金屬鑄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453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