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程自動調節的微量分光光度計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12922.1 | 申請日: | 2018-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130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駱志成;樊偉東;金慧杰;劉文冬;陳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奧盛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1 | 分類號: | G01N21/31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周培培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過渡光纖 上檢測平臺 光接收 承放部 微量分光光度計 進光光纖 位置可調 出光端 光程 連通 本實用新型 多段結構 光程調節 光路通道 檢測裝置 驅動機構 通道設置 無級調節 影響檢測 過驅動 光路 驅動 檢測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程自動調節的微量分光光度計,解決現有技術中光程調節為有級調節而影響檢測精度的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所述光路通道包括進光光纖和與進光光纖形成光路連通的過渡光纖,所述過渡光纖設置在所述上檢測平臺上,所述檢測裝置上具有光接收通道和樣品承放部,所述光接收通道與所述過渡光纖形成光連通,所述樣品承放部與所述過渡光纖的出光端相對應設置,所述驅動機構驅動使所述上檢測平臺位置可調,所述上檢測平臺使所述過渡光纖的出光端位置可調。其效果:將光接收通道設置為多段結構,過驅動機構調節上檢測平臺位置,來調節過渡光纖的出光端與光接收通道和樣品承放部之間的位置關系,達到無級調節,大為提高了檢測精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量分光光度計,尤其涉及一種光程自動調節的微量分光光度計。
背景技術
微量分光光度計是用于檢測微量(通常體積為0.5~2uL的稱為微量)樣品的吸光度。
將體積為0.5~2uL的微量樣品滴在樣品臺端面上,裝置通過自動控制系統選擇合適光程,測量得到吸光度A。
根據Beer-Lambert定律,溶液的濃度: ,其中,
A為樣品測的吸光度;
為樣品吸光系數,每種樣品都有固定的吸光系數;
P為光程,工業標準為1cm。
常規分光光度計所能測得的吸光度A的范圍一般在0-4Abs左右,測試范圍較小。故測量時往往需要把樣品稀釋到一定程度再進行測量,增加了實驗步驟。而對于生物實驗的珍貴樣品來說,常規檢測需要的樣品量太大,測試成本很高。
為有效的提高可測量濃度,及盡可能減少樣品量,通過調節光程P來調節可測量的吸光度范圍是比較可靠的方法。根據朗伯定律,吸光度A與同構溶液的光程成正比: ,通過調節切換合適的光程,可以有效的控制吸光度A的范圍,以實現高濃度樣品的測量。
但是,現有的相關產品大多都采用二段或三段光程調節,且大多采用懸臂結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光程調節范圍,且準確度上也受到較大影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光程自動調節的微量分光光度計,將光接收通道設置為多段結構,過驅動機構調節上檢測平臺位置,來調節過渡光纖的出光端與光接收通道和樣品承放部之間的位置關系,達到無級調節,大為提高了檢測精度。此外,過渡光纖呈U行,光程變化通過過渡光纖垂直移動完成,確保光束在調節過程中使進光光束和出光檢測光束保持平行,保證吸光度檢測的準確性。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光程自動調節的微量分光光度計,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檢測平臺、設置在下檢測平臺上的驅動機構和檢測裝置、與驅動機構配合的上檢測平臺,以及光路通道,所述光路通道包括進光光纖和與進光光纖形成光路連通的過渡光纖,所述過渡光纖設置在所述上檢測平臺上,所述檢測裝置上具有光接收通道和樣品承放部,所述光接收通道與所述過渡光纖形成光連通,所述樣品承放部與所述過渡光纖的出光端相對應設置,所述驅動機構驅動使所述上檢測平臺位置可調,所述上檢測平臺使所述過渡光纖的出光端位置可調。將光接收通道設置為多段結構,過驅動機構調節上檢測平臺位置,來調節過渡光纖的出光端與光接收通道和樣品承放部之間的位置關系,達到無級調節。過渡光纖一方面用來調節位置,另一方面用來改變光束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奧盛儀器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奧盛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129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