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吊艙推進船舶的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458844.4 | 申請日: | 2018-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072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蘇焱;衛鈺汶;裴康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H5/125 | 分類號: | B63H5/125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孫方旭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號處理模塊 系統控制器 控制裝置 通信模塊 推進船舶 吊艙 數據采集模塊 本實用新型 吊艙推進器 倒車 操縱手柄 操縱信號 原地回轉 平移 操縱性 推進器 航速 操控 船舶 驅動 轉換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吊艙推進船舶的控制裝置,包括數據采集模塊、信號處理模塊、通信模塊、系統控制器和執行機構,控制裝置中包括數據采集模塊、信號處理模塊、通信模塊、系統控制器和執行機構,其中操縱手柄用來將駕駛員的操縱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傳送到信號處理模塊;信號處理模塊通過通信模塊與系統控制器連接,系統控制器對執行機構進行驅動,執行機構由第一吊艙推進器和第二吊艙推進器組成。本實用新型實現吊艙推進船舶在任意航速下完成平移、斜移、原地回轉、快速倒車等常規推進器難以完成的操控,極大地提高了船舶的操縱性和機動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船舶智能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吊艙推進船舶的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伴隨國際貿易的蓬勃發展,世界海運量持續增加,港口運輸的作業也日益繁重。因此,港口交通日益繁忙,航行密度越來越大,航道變得較為狹窄,出入港口愈發擁擠,從而使船舶碰撞和擱淺事故時有發生。
目前,吊艙推進技術在國外經過20余年的發展,已經有了十分完善的推進器設計方案和成熟的推進控制策略。從工程船、破冰船到目前的豪華游輪、化學品船、油船等,吊艙推進器在船舶推進領域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F有技術的吊艙推進器用智能控制系統,不能夠很好地滿足船舶的復雜高機動性操縱,避免船舶在進出港時發生水上交通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吊艙推進船舶的控制裝置,實現吊艙推進船舶在任意航速下完成平移、斜移、原地回轉、快速倒車等常規推進器難以完成的操控,極大地提高了船舶的操縱性和機動性。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用于吊艙推進船舶的控制裝置,包括數據采集模塊、信號處理模塊、通信模塊、系統控制器和執行機構,其中,數據采集模塊包括操縱手柄、第一螺旋槳轉速傳感器、第二螺旋槳轉速傳感器、第一角度傳感器和第二角度傳感器,其中操縱手柄用來將駕駛員的操縱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傳送到信號處理模塊;信號處理模塊通過通信模塊與系統控制器連接,系統控制器對執行機構進行驅動,執行機構由第一吊艙推進器和第二吊艙推進器組成,第一吊艙推進器包括第一螺旋槳電機、第一回轉控制電機,第二吊艙推進器包括第二螺旋槳電機、第二回轉控制電機;第一角度傳感器實時監測第一吊艙推進器的回轉角度,第二角度傳感器實時監測第二吊艙推進器的回轉角度,并將回轉角度信號傳至信號處理模塊;第一螺旋槳轉速傳感器實時監測第一螺旋槳電機轉速,第二螺旋槳轉速傳感器實時監測第二螺旋槳電機轉速,并將轉速信號傳至信號處理模塊;信號處理模塊將操縱手柄與各傳感器采集的電信號轉換為系統控制器可以識別的數值信號,并將數值信號輸送到系統控制器,系統控制器對數值信號進行比對并輸出動作信號給執行機構。
按上述技術方案,第一螺旋槳電機和第一回轉控制電機安裝于第一吊艙推進器內,第一吊艙推進器安裝于吊艙推進船舶尾部左側;第二螺旋槳電機和第二回轉控制電機安裝于第二吊艙推進器,第二吊艙推進器安裝于吊艙推進船舶尾部右側。
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是:令船舶在任意航速下能夠完成平移、斜移、原地回轉、快速倒車等常規推進器難以完成的操控,極大地提高了船舶的操縱性和機動性。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組成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操縱手柄結構組成示意圖。
圖中:001.操縱手柄;002.數據采集模塊;003.信號處理模塊;004.系統控制器;005.執行機構;006.第一吊艙推進器;007.第二吊艙推進器;008.第一轉速傳感器;009.第一螺旋槳電機;010.第一角度傳感器;011.第一回轉控制電機;012.第二轉速傳感器;013.第二螺旋槳電機;014.第二角度傳感器;015.第二回轉控制電機;019.基座;020.旋鈕。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45884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