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軸承定位結構、轉向助力裝置、轉向裝置和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458823.2 | 申請日: | 2018-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849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9 |
| 發明(設計)人: | 蘇艷茜;樊魏魏;龐彬;曹良振;楊志財;李寧;李超;吳迪;趙奎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5/04 | 分類號: | B62D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麗娜;李健 |
| 地址: | 0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 軸承定位結構 鉚接環 抵接 螺塞 軸承限位臺階 轉向助力裝置 本實用新型 減速器殼體 轉向裝置 上端 內周 外周 下端 軸肩 安裝誤差 零件結構 限位螺塞 制造成本 軸承定位 軸承限位 軸向竄動 異響 裝配 穩固 | ||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定位領域,提供一種軸承定位結構、轉向助力裝置、轉向裝置和車輛,所述軸承定位結構包括:減速器殼體,所述減速器殼體上形成有軸承限位臺階和螺塞安裝部;軸,所述軸上形成有軸肩和鉚接環安裝部;以及軸承,其中,所述螺塞安裝部安裝有限位螺塞,所述鉚接環安裝部安裝有鉚接環,所述軸承的外周的上端抵接于所述軸承限位臺階,所述軸承的外周的下端抵接于所述限位螺塞,所述軸承的內周的上端抵接于所述軸肩,所述軸承的內周的下端抵接于所述鉚接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軸承定位結構的零件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僅需設置一個軸承即可實現軸的定位,有效降低裝配及安裝誤差,軸承限位穩固,不易發生軸向竄動及異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定位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軸承定位結構、轉向助力裝置、轉向裝置和車輛。
背景技術
為了減輕駕駛員在車輛轉向時的負擔,車輛中通常采用電動助力轉向系統來協助駕駛員完成車輛轉向動作。現有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按照助力電機安裝位置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結構形式:C-EPS(Colum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管柱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P-EPS(Pinio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齒輪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DP-EPS(DualPinio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雙齒輪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和R-EPS(Rack ElectricPower Steering,齒條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
在雙齒輪電動助力轉向系統中,轉向助力裝置直接將助力電機產生的扭矩轉化為助力,通過助力軸的小齒輪與齒條軸的齒條嚙合推動齒條軸運動,從而實現轉向助力。在助力轉向過程中,由于齒條承受來自路況的沖擊,或是齒條向左或向右運動到末端產生碰撞時,強烈的嚙合反應力施加于齒條與助力軸小齒輪之間,嚙合反應力引起的推力作用于助力軸。當助力軸受到推力的作用時,容易引起軸承軸向竄動,從而產生異響,影響整車品質。
目前,轉向助力裝置中的通常使用兩個球軸承支撐助力軸,間隔套設于助力軸上的上球軸承和下球軸承分別由減速器殼體和助力軸上設置的軸肩、端蓋、螺塞等部件進行限位,這種結構工藝復雜、零件數量較多、尺寸鏈公差要求高,假如軸承游隙收緊過量會導致軸承壽命降低,假如軸承游隙收緊過松會導致容易產生異響,難以保證蝸輪蝸桿嚙合精度,裝配難度較高。
因此,希望有一種結構簡單且同時性能可靠的軸承定位結構能夠克服或者至少減輕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軸承定位結構,以簡化軸承定位結構,便于其制造和裝配,并提高其穩定性和可靠性。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軸承定位結構,其中,所述軸承定位結構包括:減速器殼體,所述減速器殼體上形成有軸承限位臺階和與所述軸承限位臺階間隔設置的螺塞安裝部;軸,所述軸至少部分的安裝于所述減速器殼體內,所述軸上形成有軸肩和與所述軸肩間隔設置的鉚接環安裝部;以及軸承,所述軸承套設于所述軸上,其中,所述螺塞安裝部安裝有限位螺塞,所述鉚接環安裝部安裝有鉚接環,所述軸承的外周的上端抵接于所述軸承限位臺階,所述軸承的外周的下端抵接于所述限位螺塞,所述軸承的內周的上端抵接于所述軸肩,所述軸承的內周的下端抵接于所述鉚接環。
進一步的,所述軸承的外周面與所述減速器殼體的內壁過盈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軸承包括外圈、內圈和設置于所述外圈和所述內圈之間的鋼球,所述外圈的外周面與所述減速器殼體的內壁過盈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減速器殼體包括殼體本體和安裝于所述殼體本體的端蓋,所述端蓋與所述殼體本體之間設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軸承定位結構具有以下優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45882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單側輸出轉向器及轉向機構
- 下一篇:一種用于液壓轉向系統的應急電機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