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全自動軸承套圈鍛造生產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291659.0 | 申請日: | 2018-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340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廖春惠;葛泓;樂建朝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保捷精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B23P23/04;B23P23/06;B23Q7/00;B23Q7/04;B23Q7/14;F16C33/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方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馬廣旭 |
| 地址: | 21543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圈 坯料 鍛造生產線 高速鐓鍛機 全自動軸承 抓取機械手 套圈 模具 本實用新型 軸承內圈 軸承外圈 轉運 鍛造 分選單元 加熱單元 坯料加工 清洗單元 上料單元 上料裝置 下料單元 依次設置 整形單元 轉運裝置 自動實現 傳送帶 機械手 轉送帶 工位 拋丸 送料 自動化 | ||
1.一種全自動軸承套圈鍛造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設置的上料單元(10)、加熱單元(20)、鍛造單元(30)、分選單元(40)、拋丸單元(50)、碾擴單元(60)、整形單元(70)、清洗單元(80)和下料單元(90);其中,所述鍛造單元(30)包括高速鐓鍛機(1)、模具(2)、第一軸承圈坯料抓取機械手(3)、第二軸承圈坯料抓取機械手(4)、軸承圈坯料轉運裝置(5)、上料裝置(6)、第三軸承圈抓取機械手(7)、軸承外圈轉送帶(8)和軸承內圈傳送帶(9),所述模具(2)設置在高速鐓鍛機(1)內,所述上料裝置(6)設置在高速鐓鍛機(1)的進料口,所述軸承圈坯料轉運裝置(5)設置在高速鐓鍛機(1)的下部,所述第一軸承圈坯料抓取機械手(3)設置在上料裝置(6)上,所述第二軸承圈坯料抓取機械手(4)設置在軸承圈坯料轉運裝置(5)上,所述第三軸承圈抓取機械手(7)設置在模具(2)上,所述軸承外圈轉送帶(8)和軸承內圈傳送帶(9)設置在模具(2)下部,并且從高速鐓鍛機(1)的出料口伸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軸承套圈鍛造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裝置(6)包括機架(61)、第一滑塊(62)、第一驅動電機(63)、第二驅動電機(64)和第一絲桿(65),所述第一驅動電機(63)固定在機架(61)上,所述第一絲桿(65)的一端與第一驅動電機(63)連接,另一端架設在機架(61)上,所述第一滑塊(62)套設在第一絲桿(65)上,并且第一滑塊(62)可沿第一絲桿(65)左右移動,所述第二驅動電機(64)固定在第一滑塊(62)上,所述第二驅動電機(64)與第一軸承圈坯料抓取機械手(3)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動軸承套圈鍛造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圈坯料轉運裝置(5)包括第二絲桿(51)、第三絲桿(52)和第二滑塊(53),所述第二絲桿(51)沿水平方向設置在高速鐓鍛機(1)的底部,所述第二滑塊(53)套設在第二絲桿(51)外部,所述第三絲桿(52)豎直設置在第二滑塊(53)上,所述第二軸承圈坯料抓取機械手(4)與第三絲桿(52)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動軸承套圈鍛造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軸承圈坯料抓取機械手(3)和第二軸承圈坯料抓取機械手(4)包括機械手手掌(41)、一組機械手手指(42)和一組電動缸(43),所述電動缸(43)固定在機械手手掌(41)上,所述機械手手指(42)和電動缸(43)連接,所述機械手手指(42)在機械手手掌(41)的外圓周上等間距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動軸承套圈鍛造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手手掌(41)的截面為圓盤形,所述機械手手指(42)為的截面為矩形,所述機械手手指(42)靠近機械手手掌(41)的內側設有電磁鐵(4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動軸承套圈鍛造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鐵(44)靠近機械手手掌(41)的內側的端面為圓弧形。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動軸承套圈鍛造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軸承圈抓取機械手(7)包括第四絲桿(71)、第五絲桿(72)、第六絲桿(73)、抓取機械手本體(74)和第三滑塊(75),所述第三滑塊(75)設置于高速鐓鍛機(1)的滑軌上,所述第四絲桿(71)固定在第三滑塊(75)上,所述第五絲桿(72)和第六絲桿(73)以第四絲桿(71)為對稱軸設置于第四絲桿(71)上,所述抓取機械手本體(74)設置于第五絲桿(72)和第六絲桿(73)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動軸承套圈鍛造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機械手本體(74)包括第一抓取部(741)和第二抓取部(742),所述第一抓取部(741)和第二抓取部(742)對稱設置,所述第一抓取部(741)和第二抓取部(742)上設有彈性橡膠襯墊(743),所述彈性橡膠襯墊(743)上設有梯形截面的凹槽(74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保捷精鍛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保捷精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9165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能夠自動上料的軸承圈生產線
- 下一篇:軍用車駕駛室總成組對工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