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碰撞的智能機器人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221795.2 | 申請日: | 2018-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478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正;吳姣輝;洪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城市漫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9/16 | 分類號: | B25J9/16;B25J9/00;B25J5/00;B25J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深南路車公廟工業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軀干部 智能機器人 主控單元 紅外識別模塊 本實用新型 超聲波識別 運動驅動單元 電源 防碰撞 安裝頭部 連接電源 模塊連接 內部設置 移動滑輪 運行過程 正面設置 智能機器 障礙物 發送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碰撞的智能機器人,包括頭部、用于安裝頭部的軀干部、設置于軀干部的底端的移動滑輪,所述頭部和/或軀干部的內部設置有電源、主控單元和運動驅動單元;所述頭部和/或軀干部的正面設置有超聲波識別模塊;所述軀干部的底部設置有紅外識別模塊;所述電源、主控單元和運動驅動單元之間彼此相互連接,所述超聲波識別模塊連接電源與主控單元,所述紅外識別模塊連接電源與主控單元。本實用新型在智能機器人的運行過程中,通過超聲波識別模塊和紅外識別模塊的結合使用,使得智能機器人不會與其前方的障礙物發送碰撞,從而解決了智能機器人的碰撞問題,本實用新型不僅簡單易行,而且本實用新型的實現成本較低。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拍攝穩定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防碰撞的智能機器人。
背景技術
目前,很多智能機器人的腳部防碰撞應用的是掃地機器人的方案。而在應用掃地機器人的方案時,其防碰撞的精度不佳,智能機器人的運動過程中總是會碰到桌椅等物體,有時還會擦傷桌子柜子等表面,并且對智能機器人本身的工作也會帶來妨礙。從而,一些智能機器人還會應用距離傳感器進行防碰撞處理,但是通過應用距離傳感器的方案的成本較高,且控制方式較為復雜。
因而現有技術還有待改進和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碰撞的智能機器人,可以簡單有效的解決智能機器人對障礙物的碰撞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碰撞的智能機器人,包括頭部、用于安裝頭部的軀干部、設置于軀干部的底端的移動滑輪,所述頭部和/或軀干部的內部設置有電源、主控單元和運動驅動單元;所述頭部和/或軀干部的正面設置有超聲波識別模塊;所述軀干部的底部設置有紅外識別模塊;所述電源、主控單元和運動驅動單元之間彼此相互連接,所述超聲波識別模塊連接電源與主控單元,所述紅外識別模塊連接電源與主控單元。
所述的防碰撞的智能機器人中,所述紅外識別模塊包括嵌入軀干部的表面的紅外透光裝飾件、若干組位于軀干部的內部的紅外發射接收對管和AD轉換電路,所述AD轉換電路的輸入端連接紅外發射接收對管,AD轉換電路的輸出端連接電源及主控單元,一組所述紅外發射接收對管包括一個紅外發射二極管和一個紅外接收三極管。
所述的防碰撞的智能機器人中,所述超聲波識別模塊包括第一超聲波模塊和第二超聲波模塊,所述第一超聲波模塊設置于頭部的正前方,所述第二超聲波識別模塊對稱設置于軀干部的兩側。
所述的防碰撞的智能機器人中,所述AD轉換電路包括電壓比較芯片、第一紅外發射接收信號輸入電路、第二紅外發射接收信號輸入電路,第一基準電壓調節電路、第二基準電壓調節電路、第一濾波電容、第一上拉電阻和第二上拉電阻,所述電壓比較芯片的OUT_A端連接主控單元、還通過第一上拉電阻連接3.3V電源,電壓比較芯片的OUT_B端連接主控單元、還通過第二上拉電阻連接3.3V電源,電壓比較芯片的VCC端連接第一濾波電容的一端和3.3V電源,所述第一濾波電容的另一端接地,電壓比較芯片的IN_A-端連接第一基準電壓調節電路,電壓比較芯片的IN_A+端連接第一紅外發射接收信號輸入電路,電壓比較芯片的IN_B-端連接第二基準電壓調節電路,電壓比較芯片的IN_B+端連接第二紅外發射接收信號輸入電路,電壓比較芯片的GND端接地。
所述的防碰撞的智能機器人中,所述第一紅外發射接收信號輸入電路包括第一紅外發射二極管、第一紅外接收三極管、第一調節電阻和第二調節電阻,所述第一紅外發射二極管的正極通過第一調節電阻連接3.3V電源和第二調節電阻的一端,第一紅外發射二極管的負極接地,所述第二調節電阻的另一端連接第一紅外接收三極管的集電極和電壓比較芯片的IN_A+端,第一紅外接收三極管的發射極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城市漫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城市漫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22179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