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工位環形間歇回轉循環鑄造的澆鑄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111996.7 | 申請日: | 2018-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833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曾少蘭;曾世昭;毛小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歐迪姆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5/02 | 分類號: | B22D5/02;B22D27/04;B22D3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308 | 代理人: | 曹廣生 |
| 地址: | 537006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位探測儀 脫模器 粉料給料器 回轉平臺 噴涂器 驅動器 澆鑄設備 本實用新型 電氣系統 間歇回轉 脫模工位 多工位 頂桿 探針 鑄造 生產周期 生產成本低 凝固技術 噴涂工位 驅動連接 生產效率 液態合金 圓周位置 布水器 電連接 冷凝器 配流器 工位 澆鑄 側面 | ||
1.一種多工位環形間歇回轉循環鑄造的澆鑄設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體、回轉平臺、配流器、液位探測儀、冷凝器、布水器、脫模器、噴涂器、粉料給料器、驅動器和電氣系統,回轉平臺設置于箱體的上方,冷凝器均勻設置于回轉平臺靠近外圓周的節圓位置,配流器設置于澆鑄工位的冷凝器的正上方,布水器安裝于回轉平臺,并與冷凝器的進水口連接;脫模器包括頂桿,脫模器的頂桿設置于位于回轉平臺的180°-330°的圓周位置的脫模工位的正上方;液位探測儀包括探針,噴涂器、粉料給料器和液位探測儀的探針分別安裝在脫模工位、噴涂工位和澆鑄工位前進方向側面的正上方;電氣系統分別與驅動器、回轉平臺、噴涂器、脫模器、粉料給料器、液位探測儀電連接,驅動器分別驅動連接回轉平臺、噴涂器、脫模器、粉料給料器和液位探測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工位環形間歇回轉循環鑄造的澆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由凝固器和激冷器組合而成,激冷器套設于凝固器的外部,布水器通過壓力軟管與凝固器連接;冷凝器還包括活動底蓋,活動底蓋活動連接于凝固器的底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工位環形間歇回轉循環鑄造的澆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冷器包括冷卻介質進口、冷卻介質出口和密封圈,冷卻介質進口設置于激冷器的頂部,冷卻介質出口設置于激冷器的底部,密封圈設置于激冷器的頂端;激冷器呈中空的筒狀或螺旋上升的環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工位環形間歇回轉循環鑄造的澆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流器從里到外依次包括容腔、耐火材料層和金屬外殼,容腔的底端開設有垂直向下的流出口,流出口的橫截面的寬度小于容腔的橫截面的寬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工位環形間歇回轉循環鑄造的澆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口呈圓管形,流出口的直徑為10mm-150mm。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工位環形間歇回轉循環鑄造的澆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口的數量為至少兩個,流出口的橫截面的兩個端部的寬度小于中部的寬度。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工位環形間歇回轉循環鑄造的澆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澆鑄設備還包括環形匯流器,環形匯流器設置于凝固器的正上方,環形匯流器設置于配流器的下方;環形匯流器從里到外依次包括內腔、耐火層和包殼,內腔的橫截面呈上寬下窄的梯形,內腔的底部開設有正對于凝固器的容腔的引流口,引流口呈圓管形,引流口的直徑等于凝固器的橫截面的寬度,引流口的底端抵接于凝固器的頂端。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工位環形間歇回轉循環鑄造的澆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層為硅質耐火材料層、鎂質耐火材料層、鋁質耐火材料層、粘土質耐火材料層中的一種或由硅質、鎂質、鋁質和粘土質的混合物制成的耐火材料層。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工位環形間歇回轉循環鑄造的澆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器包括電動機、減速箱和驅動箱,驅動箱設有輸入軸、輸出軸和驅動軸,輸入軸連接于減速箱,回轉平臺包括被動滾子,驅動軸包括與被動滾子配合的驅動輪,驅動軸通過驅動輪驅動被動滾子帶動回轉平臺做水平間歇回轉運動;輸出軸驅動連接脫模器的頂桿、噴涂器和液位探測儀。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工位環形間歇回轉循環鑄造的澆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固器為銅制凝固器、由鋼和石墨混合制成的凝固器或由銅、鋼和石墨混合制成的凝固器中的一種;所述激冷器為銅制激冷器或鋼制激冷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歐迪姆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西歐迪姆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11199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