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前機艙組件及具有其的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065718.2 | 申請日: | 2018-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732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軍;李云端;段興中;楊子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08 | 分類號: | B62D25/08;B60R13/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黃德海 |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水槽 邊梁 前圍 前機艙組件 機艙 加強板 本實用新型 連接剛度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前機艙組件及具有其的車輛。該前機艙組件包括:前圍流水槽;機艙邊梁,所述機艙邊梁與所述前圍流水槽間隔開;加強板,所述加強板連接在所述前圍流水槽與所述機艙邊梁之間。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前機艙組件,通過在前圍流水槽與機艙邊梁之間增加加強板,可以提高前圍流水槽與機艙邊梁的連接強度和連接剛度,并且加強板的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易于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前機艙組件及具有其的車輛。
背景技術
在現有車輛上,前圍流水槽與機艙邊梁間隔開,因此減震塔處的剛度較弱,當車輛受到碰撞時,減震塔處容易發生變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前機艙組件,其前圍流水槽與機艙邊梁間接連接。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具有上述前機艙組件的車輛。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前機艙組件包括:前圍流水槽;機艙邊梁,所述機艙邊梁與所述前圍流水槽間隔開;加強板,所述加強板連接在所述前圍流水槽與所述機艙邊梁之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前機艙組件,通過在在前圍流水槽與機艙邊梁之間增加加強板,可以提高前圍流水槽與機艙邊梁的連接剛度。
具體地,所述機艙邊梁包括:機艙左邊梁和機艙右邊梁,所述機艙左邊梁設置在所述前圍流水槽的左側,所述機艙右邊梁設置在所述前圍流水槽的右側。
進一步地,所述加強板包括:左加強板和右加強板,所述左加強板連接在所述前圍流水槽與所述機艙左邊梁之間,所述右加強板連接在所述前圍流水槽與所述機艙右邊梁之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加強板與所述前圍流水槽之間設置有第一固定點位,所述加強板與所述機艙邊梁之間設置有第二固定點位。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點位的數量為三個,所述第二固定點位的數量為一個。
可選地,所述第一固定點位和所述第二固定點位均設置在所述加強板的邊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機艙邊梁與所述前圍流水槽之間設置有減震塔,所述加強板設置在所述減震塔的上方。
具體地,所述加強板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與所述第二板部分屬于兩個平面,其中兩個所述第一固定點位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一板部的靠近所述前圍流水槽的兩端,所述第二固定點位和剩余一個所述第一固定點位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二板部的兩端。
可選地,所述加強板上設置有多個凸臺,所述第一固定點位設置在所述凸臺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實施例的車輛,包括上述的前機艙組件。
附圖說明
圖1是前圍流水槽、機艙邊梁與加強板的示意圖;
圖2是前圍流水槽、機艙左邊梁、機艙右邊梁、左加強板、右加強板的示意圖;
圖3是加強板的示意圖;
圖4是前圍流水槽、機艙邊梁與減震塔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前圍流水槽1、機艙邊梁2、機艙左邊梁21、機艙右邊梁22、加強板3、左加強板31、右加強板32、第一板部33、第二板部34、減震塔4、第一固定點位5、第二固定點位6、凸臺7。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06571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前部梁結構
- 下一篇:用于車輛的前機艙框架總成和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