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發電電動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039715.1 | 申請日: | 2018-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585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4 |
| 發明(設計)人: | 徐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庫爾卡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6/00 | 分類號: | B60K16/00;B60L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昆***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力發電機 風力發電裝置 自發電電動汽車 風力發電 本實用新型 自發電裝置 汽車主體 固定架 車廂 太陽能發電裝置 電動汽車技術 均勻等距排列 升降連接桿 升降支撐桿 太陽能電板 頂部安裝 發電效率 過濾格柵 節約資源 內部設置 中空結構 兩端部 氣缸筒 最大化 兩排 轉盤 后排 太陽能 前排 發電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汽車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自發電電動汽車,包括汽車主體,汽車主體上設置有車廂,車廂的外側頂部安裝有自發電裝置,自發電裝置包括風力發電裝置以及太陽能發電裝置,風力發電裝置的兩端部設置有過濾格柵,風力發電裝置內部呈中空結構,且風力發電裝置的內部設置有若干呈均勻等距排列的風力發電機固定架,風力發電機固定架的至少設置兩排。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前排風力發電機和后排風力發電機可以將產生的風最大化的進行利用,使得風力發電效率更高,或者設置更多的風力發電機也可以提高風力發電效率;通過轉盤、氣缸筒、升降支撐桿以及升降連接桿可以更高效地利用太陽能進行發電,提高了太陽能電板的發電效率,節約資源。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汽車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自發電電動汽車。
背景技術
電動汽車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 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由于在多方面比傳統內燃機 汽車具有更優越的特點,其前景被廣泛看好。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CN201520945993.X公開了一種自發電電動汽車,涉及電動汽車技術領域。該自發電電動汽車包括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機、鋰電池和驅動電機;所述太陽能電池板固定設置在汽車車頂,用于吸收太陽光發電;所述風力發電機安裝在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與汽車車頂之間,穿過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與汽車車頂之間的空氣能夠推動所述風力發電機的葉片旋轉;所述鋰電池設置在汽車車體內,且與所述太陽能電池板、所述風力發電機連接,用于儲蓄電能并為所述驅動電機提供電力。本實用新型的自發電電動汽車,在原有的蓄電池驅動的動力基礎上,增加了太陽能發電裝置和風能發電裝置,隨時補充汽車能耗,降低電動汽車充電的頻率,節省了能源,提高了電動汽車的環保水平。但是該自發電電動汽車上的太陽能電池板平放在汽車車頂上,太陽能轉化效率低下,同時設置的風力發電機對進風的利用率低,所以仍有改進的空間,鑒于此我們提出一種自發電電動汽車。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發電電動汽車,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太陽能轉化效率低下以及進風的利用率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發電電動汽車,包括汽車主體,所述汽車主體上設置有車廂,所述車廂的外側頂部安裝有自發電裝置,所述自發電裝置包括風力發電裝置以及太陽能發電裝置,所述風力發電裝置的兩端部設置有過濾格柵。
優選的,所述風力發電裝置內部呈中空結構,且所述風力發電裝置的內部設置有若干呈均勻等距排列的風力發電機固定架,所述風力發電機固定架包括前排風力發電機固定架以及后排風力發電機固定架。
優選的,所述前排風力發電機固定架與所述后排風力發電機固定架呈平行設置,所述前排風力發電機固定架上嵌設有若干呈線性均勻等距排列的前排風力發電機,所述后排風力發電機固定架上嵌設有若干呈線性均勻等距排列的后排風力發電機。
優選的,所述前排風力發電機設置有兩組,所述后排風力發電機設置有三組,每組前排風力發電機與每組后排風力發電機均不在同一直線上。
優選的,所述太陽能發電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嵌設于所述車廂的頂部,所述底座的頂部嵌設有轉盤,所述轉盤頂部安裝有氣缸筒,所述氣缸筒內套接有升降支撐桿,所述升降支撐桿內套接有升降連接桿,所述升降連接桿遠離所述升降支撐桿的一端連接有太陽能電板,所述升降支撐桿與所述太陽能電板的連接處設置有傾斜頂板。
優選的,所述轉盤與所述底座同軸設置。
優選的,所述氣缸筒、所述升降支撐桿以及所述升降連接桿均與所述轉盤同軸設置。
優選的,所述傾斜頂板的傾斜角度為30°-4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庫爾卡人工智能有限公司,未經庫爾卡人工智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0397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