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急處理飲用水中草甘膦污染的水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84625.1 | 申請日: | 2018-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344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冬梅;王欣;潘云皓;崔福義;田家宇;王威;劉志泉;魯晶;倪佳鑫;田雪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78 | 分類號: | C02F1/78;C02F1/76;C02F101/38;C02F101/34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龍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0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草甘膦 水處理 次氯酸鈉 原水 臭氧處理 應急處理 臭氧 去除 水中 飲用水 污染 聚合氯化鋁 常規處理 靜置沉淀 氫氧化鈣 協同氧化 作業效率 可用 聯用 水廠 過濾 | ||
1.一種用于應急處理飲用水突發性草甘膦污染的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向含有草甘膦的原水中加入臭氧;
步驟二:向步驟一經臭氧處理過的草甘膦原水中投加次氯酸鈉;
步驟三:向步驟二經次氯酸鈉聯用臭氧處理過的草甘膦原水中投加氫氧化鈣和聚合氯化鋁,靜置沉淀;
步驟四、將經過步驟三處理后的水進行過濾,即可實現草甘膦從水中的有效去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應急處理飲用水突發性草甘膦污染的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的投加量為3~4mg/min,臭氧接觸氧化時間為15~25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應急處理飲用水突發性草甘膦污染的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的投加量為3mg/min,臭氧接觸氧化時間為20min。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應急處理飲用水突發性草甘膦污染的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氯酸鈉的投加量依據水中草甘膦的含量而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應急處理飲用水突發性草甘膦污染的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氯酸鈉與草甘膦的濃度比為6~8: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應急處理飲用水突發性草甘膦污染的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氯酸鈉與草甘膦的濃度比6.25: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應急處理飲用水突發性草甘膦污染的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鈣的投加量為25~35mg/L,聚合氯化鋁的投加量為55~65mg/L,靜置時間為45~60min。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應急處理飲用水突發性草甘膦污染的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鈣的投加量為30mg/L,聚合氯化鋁的投加量為60mg/L,靜置時間為6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8462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