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原有臨時支撐進行的中板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582394.0 | 申請日: | 2018-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537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潘建立;史鵬飛;穆軍明;劉應亮;史培新;李小剛;張瑞樂;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八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1/10 | 分類號: | E21D11/10;E21D1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3000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原有 臨時 支撐 進行 中板 施工 方法 | ||
1.一種利用原有臨時支撐進行的中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實施步驟:
步驟一,支架的安裝,利用中板下緊鄰的原有臨時支撐(1)作為施工平臺,首先,破除原有臨時支撐(1)內的混凝土并保留橫撐和豎撐之間的鋼連接部分,在原有臨時支撐(1)上的橫撐兩側下部連接上新增臨時支撐(2),再解除所述橫撐與兩側側墻(5)之間的連接,同時加強所述原有臨時支撐(1)和新增臨時支撐(2)上的豎撐與下方仰拱(6)之間的連接,所述原有臨時支撐(1)和新增臨時支撐(2)形成穩定的支撐體系;
然后,在所述支撐體系的兩側和上方搭建支架(3),所述支架(3)包括上支架和側支架,所述上支架安裝在所述原有臨時支撐(1)上的橫撐上方,所述側支架安裝在所述新增臨時支撐(2)的豎撐的外側;
步驟二,模板的安裝,所述支架(3)安裝完成后,經放線測量調校合格后進行模板(301)的拼裝,多塊所述模板(301)拼裝連接在所述支架(3)的左右側面上;
步驟三,鋼筋的安裝,所述上支架上的模板鋪裝完成后開始在該模板上安裝鋼筋,所述鋼筋與模板之間采用標準混凝土墊塊間隔;
步驟四,中板的澆筑施工,鋼筋及側支架上的模板安裝完畢后,對支架(3)上模板、鋼筋的系結點及穩定檢查后澆筑混凝土,待到冷卻時間后中板(4)的混凝土凝固成型;
步驟五,模板和支架的拆除,所述中板(4)達到設計強度后,將所有模板(301)和支架(3)拆卸;
所述步驟一中,所述新增臨時支撐(2)對稱設計且新增臨時支撐(2)的豎撐焊接錨固在所述原有臨時支撐(1)的橫撐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原有臨時支撐進行的中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所述上支架包括水平設置的多根支撐橫桿(305)和多根豎向剪刀撐,所述支撐橫桿(305)和所述豎向剪刀撐采用碗扣式腳手架連接,所述上支架的頂端兩側設置有剪刀斜撐桿;
所述側支架包括多根水平設置的豎向剪刀撐,該豎向剪刀撐從下向上等間距均布,所述豎向剪刀撐包括頂托(303)和方木(302),所述頂托(303)的一端連接在所述新增臨時支撐(2)的豎撐上,另一端通過方木(302)與模板(301)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原有臨時支撐進行的中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橫桿(305)采用10cm的工字鋼作為縱向分配梁,任意相鄰的兩個所述豎向剪刀撐的間距小于或等于4.5m,所述剪刀斜撐桿與地面夾角應該在45°~60°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原有臨時支撐進行的中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所述模板(301)拼裝前在任意相鄰的兩個模板間粘貼有防漏漿用的泡沫雙面膠。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原有臨時支撐進行的中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側支架位置的模板上設置有模板開孔(30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原有臨時支撐進行的中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所述模板(301)與鋼筋安裝要配合協調進行,妨礙綁扎鋼筋的部分模板應待鋼筋安裝完畢后再安裝補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原有臨時支撐進行的中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混凝土澆筑為一次性澆筑完成,澆筑過程中應保持連續不間斷。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原有臨時支撐進行的中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中,所述模板(301)的拆卸按照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順序進行。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原有臨時支撐進行的中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拆除所述中板(4)下方的模板時,先從跨中開始,分別向兩端對稱拆卸;側支架及模板的拆除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依次進行;最后拆除支撐體系,順序采用由外到內、由上至下的方式,第一步解除上部橫撐與豎撐連接并拆除橫撐;第二步解除豎撐與所述仰拱(6)錨固連接并拆除豎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八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八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8239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