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善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癥的食品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64643.3 | 申請日: | 2018-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016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鐘耕;蘆雨佳;張東霞;童芳;毛凱雯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C9/156 | 分類號: | A23C9/1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楊采良 |
| 地址: | 400715***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食品配方 乳糖不耐受癥 氧化魔芋 低聚糖 制備方法和應用 魔芋葡甘聚糖 低粘度 繼發性 乳酸菌 葡萄糖 乳糖水解 膳食營養 室溫條件 雙歧桿菌 半乳糖 有機酸 質量比 腸道 乳酸 奶粉 鮮奶 繁殖 轉化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善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癥的食品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膳食營養技術領域。本發明的食品配方,包括魔芋葡甘聚糖和低粘度氧化魔芋葡甘低聚糖,其中:所述的魔芋葡甘聚糖和低粘度氧化魔芋葡甘低聚糖的質量比為0.2~1.0﹕0.8~1.5。所述氧化魔芋葡甘低聚糖在室溫條件下,質量百分濃度為1%時的粘度為1036mPa·s。將本發明的食品配方添加到奶粉或鮮奶中,它們能在短時間內促進腸道乳酸菌和雙歧桿菌的繁殖并延續較長時間,使乳糖水解成為葡萄糖和半乳糖,并進一步轉化為乳酸和其他的有機酸,進而改善乳糖不耐受癥。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膳食營養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本發明涉及一種改善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癥的食品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乳糖不耐癥(Lactose intolerance,LI)是一種常見的醫療問題,且治療的選擇有限。乳糖(Lactose)是哺乳動物乳汁中特有的糖類,它由1分子D-葡萄糖和1分子D-半乳糖以β-l,4糖苷鍵結合而成的雙糖,是人體的能量來源之一,對人體具有重要的生理機能,具體表現為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調整腸道菌群;參與細胞活動;水解后所產生的半乳糖對嬰幼兒的智力發育具有促進作用。正常生理條件下,乳糖在小腸中被位于小腸黏膜上皮細胞刷狀緣的乳糖酶水解成為葡萄糖和半乳糖,最終才能被人體吸收。由此可見,乳糖與人體的健康密切相關。由于某些人群缺乏相應的乳糖酶,從而造成機體無法對其進行消化吸收,同時造成人體胃腸道不適,出現腹痛、腹脹、腹瀉、脹氣和痙攣等癥狀即表現為乳糖不耐受癥。有研究表明,我國漢族人群乳糖酶缺乏的發生率為75%~95%,兒童乳糖酶缺乏的發生率也相當高,屬于乳糖不耐受癥的高發國家。因此,研究乳糖不耐受癥的治療方法,對改善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根據發生原因,可將乳糖不耐受癥分為三類: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癥、原發性乳糖不耐受癥(又稱成人型乳糖酶缺乏)、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癥。各型主要表現如下: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嬰兒在出生時其乳糖酶活性低下或缺乏,最終導致腸胃功能嚴重失調,該類型較為少見;原發性乳糖不耐受癥(又稱成人型乳糖酶缺乏)為常見的一種,隨著年齡增長,絕大多數人的乳糖酶活性逐漸降低,直至成年期時,其酶活幾乎完全消失,從而引發機體發生該病癥;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癥較為常見,是由于小腸上皮細胞破損、小腸黏膜疾病或某些全身性疾病導致暫時性乳糖酶活性低下,從而引起機體發生該病癥,而此類變化則具有可逆性,隨著病因的消除,乳糖酶活性亦恢復正常,不耐受癥也隨之治愈。LI普遍存在,常呈染色體隱形遺傳,其發病率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然而存在種族差異,以亞洲人群情況最為嚴重,其發生率約為75%~100%,我國成年人的乳糖不耐受癥指數為0.9。繼發性LI較多見,可出現于任何年齡段。如小兒慢性遷延性腹瀉病中LI發生率達20%,嬰幼兒期輪狀病毒腸炎伴發LI最常見。
當今改善與治療乳糖不耐受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食用低乳糖奶,盡量回避乳糖,從而減少機體對乳糖的接觸,達到改善癥狀的目的。然而對于生長發育中的兒童和缺鈣人群而言,則會造成更為嚴重的營養缺乏。(2)水解乳糖。直接向乳品中添加乳糖酶,從而降解其中的乳糖,達到該病癥患者安全食用的目的。然而,該類產品存在生產成本高、生產條件苛刻,產品口味偏甜而難于被消費者接受等缺陷。(3)直接補充乳糖酶。在攝食含乳糖食品之前,適當補充乳糖酶制劑,從而提高機體對乳糖的消化能力,最終達到緩解病癥的目的。然而該治療方法需要長期實施,由此造成極高的治療費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大學,未經西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6464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枸杞奶片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含有蟲草菌粉的奶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