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酯材料中的單體殘留的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466987.0 | 申請日: | 2018-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808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夏紫陽;施小立;劉艷文;劉攀攀;李云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領先醫療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潘霞 |
| 地址: | 518048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沙頭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酯 材料 中的 單體 殘留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聚酯材料中的單體殘留的檢測方法,該方法包括將待測樣品溶于第一溶劑中,加入內標物,然后加入沉淀劑和萃取劑的混合物,待有沉淀析出,取上清液;內標物為2,6?二甲基吡喃酮或二苯醚,所沉淀劑為環己烷、正己烷或無水乙醇,萃取劑為丙酮或三氯甲烷的步驟及用色譜法對上清液進行檢測,并計算得到單體的含量的步驟。上述檢測方法能夠較為準確地檢測出聚酯材料中的單體殘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聚合物化學分析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聚酯材料中的單體殘留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聚合物在植入式醫療器械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例如,聚乳酸(PLA)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而廣泛應用于植入式醫療器械中。
聚酯材料在合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殘留單體。以L-聚乳酸和乙交酯-己內酯共聚物的合成為例,L-聚乳酸合成工藝是以L-丙交酯單體為原料開環聚合得到,而乙交酯-己內酯共聚物合成工藝是以乙交酯和己內酯為原料,然后加入引發劑通過開環聚合反應得到共聚物。在產物中除了合成目標聚合物外,還會有極少量的單體殘留。在合成L-聚乳酸中,丙交酯的開環聚合是一個可逆反應,PLA中殘留丙交酯的濃度在平衡時為3%~6%,純化后丙交酯單體的濃度降低至0.3%以下。殘留的丙交酯含量對最終PLA產品的性能有很大影響。例如,在由PLA和蛋白質組成的藥物遞送系統中,即使非常少量(<1%w/w)的殘留丙交酯也可在加工過程中與藥物反應,從而在植入物材料中形成被認為是雜質的綴合物。殘留的丙交酯還會加快PLA產物的水解降解速率。相似之處,在乙交酯-己內酯共聚物中也會有乙交酯單體和己內酯單體殘留。這些單體本身其實并無毒性,但單體的存在會加快母體降解,降低可降解高分子機械的強度和熱穩定性,從而會影響聚合物的緩控釋效果,同時還可能會產生非感染性炎癥。在植入式醫療器械中,這些殘留的單體也會對器械的力學性能產生不利影響。
因此,對這些單體的定量分析和控制這些單體殘留就尤為重要,然而目前的定量分析方法測試還不夠準確,難以檢測聚酯材料中的微量的殘留單體。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較為準確的聚酯材料中的單體殘留的檢測方法。
一種聚酯材料中的單體殘留的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待測樣品溶于第一溶劑中,加入內標物,然后加入沉淀劑和萃取劑的混合物,待有沉淀析出,取上清液;其中,所述內標物為2,6-二甲基吡喃酮或二苯醚,所述沉淀劑為環己烷、正己烷或無水乙醇,所述萃取劑為丙酮或三氯甲烷;及,
用色譜法對所述上清液進行檢測,并計算得到所述單體的含量。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將待測樣品溶于第一溶劑中,加入內標物的步驟包括:
將所述待測樣品溶于第一溶劑得到樣品液,將所述內標物溶于第二溶劑中得到內標物溶液,然后將所述內標物溶液加入所述樣品液中,其中,所述第一溶劑與所述第二溶劑相同。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溶劑與所述第二溶劑均為三氯甲烷或二氯甲烷。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樣品液的濃度為5~9.375mg/mL,所述內標物溶液的濃度為200~400μg/mL,所述樣品液與所述內標物溶液的體積比為4:1。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沉淀劑和萃取劑的混合物中,所述沉淀劑和萃取劑的體積比為4~6:1。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用色譜法對所述上清液進行檢測,并計算得到所述單體的含量的步驟中,采用氣相色譜對所述上清液進行檢測,所使用的色譜柱選自HP-5色譜柱、DB-5色譜柱、HP-Ultra 2色譜柱、SPB-5色譜柱、Rtx-5色譜柱及SE-54色譜柱中的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領先醫療服務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領先醫療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669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