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估計的H∞控制的雙受電弓主動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66343.1 | 申請日: | 2018-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665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剛;張翰濤;魯小兵;謝松霖;宋寶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王沙沙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受電弓 多目標控制器 主動控制 作動器 時滯 狀態空間方程 空間方程 狀態估計 構建 主動控制力 不確定性 弓網系統 過程噪聲 結合狀態 估計器 接觸力 接觸網 控制力 弓網 噪聲 測量 | ||
1.一種基于估計的H∞控制的雙受電弓主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構建非線性雙受電弓-接觸網模型;
步驟2:根據步驟1構建的模型,構建面向控制的弓網系統模型,得到雙弓網模型下的狀態空間方程;
步驟3:根據作動器時滯、模型不確定性和最大控制力優化步驟2得到的狀態空間方程;
步驟4:對步驟3得到的狀態空間方程,加入過程噪聲和測量噪聲,得到狀態估計空間方程;
步驟5:根據步驟4得到的狀態估計空間方程,得到多目標控制器,根據多目標控制器得到最優主動控制力,完成雙受電弓主動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估計的H∞控制的雙受電弓主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非線性雙受電弓-接觸網模型構建過程如下:
受電弓的動力學方程為:
式中:m1為弓頭的等效質量,m2為上框架的等效質量,m3為下框架的等效質量,k1、k2和k3均表示等效剛度,c1、c2和c3均表示阻尼,Fpc表示接觸力,F1表示靜態抬升力,x1、x2和x3受電弓弓頭、上框架、下框架等效質量塊的位移,為受電弓弓頭、上框架、下框架等效質量塊的速度,和為受電弓弓頭、上框架、下框架等效質量塊的加速度;令狀態量將接觸力和抬升力作為輸入u=[Fpc Fl]可將上式寫成狀態空間形式:
式中:
式中:A和B均為狀態空間方程的系數矩陣;
接觸網的動態結構為:
式中:為接觸網節點的加速度,為接觸網節點的速度,xc為接觸網節點的速度,Mc為接觸網的集中質量矩陣,Cc為接觸網的阻尼矩陣,Kc為接觸網的全局剛度矩陣,Fc為接觸網的合外力;
雙受電弓-接觸網模型如下:
式中:M=diag(Mc,Mpl,Mpt),C=diag(Cc,Cpl,Cpt),K=diag(Kc,Kpl,Kpt);Mpl,Cpl,Kpl為受電弓前弓的質量矩陣、阻尼矩陣、全局剛度矩陣;Mpt,Cpt,Kpt為受電弓后弓的質量矩陣、阻尼矩陣、全局剛度矩陣;M、C、K和F分別為雙受電弓-接觸網耦合模型的質量矩陣、阻尼矩陣、全局剛度矩陣、合外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6634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