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車內環境調節方法及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456233.7 | 申請日: | 2018-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033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萬學飛;張春秋;馬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H1/00 | 分類號: | B60H1/00;B60H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陽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黃姝 |
| 地址: | 5108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內環境 調節 方法 電子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汽車車內環境調節方法及電子設備,方法包括:獲取車內人臉溫度;根據所述車內人臉溫度,對用戶設定溫度進行補償,得到補償目標溫度;控制車內空調調節至所述補償目標溫度。本發明通過對人臉溫度進行檢測,根據所述車內人臉溫度,對用戶設定溫度進行補償,從而控制車內空調。最終將車內環境控制在人體的舒適范圍內,提高車內乘員的人體舒適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相關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汽車車內環境調節方法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汽車車內環境,例如車內溫度,主要通過車內空調調節。車內空調會將車內溫度調節至用戶設定溫度。然而,考慮到車外溫度會對車內的體感溫度造成影響,現有的空調調節方式增加了車外溫度補償。
現有的空調調節補償方式為:
獲取車內溫度、車外溫度和用戶設定溫度;
通過車外溫度對用戶設定溫度進行補償,得到補償目標溫度;
控制空調出風溫度為補償目標溫度,根據車內溫度與-補償目標溫度的差值,控制空調功率,使得車內溫度盡快達到補償目標溫度。
然而,現有的空調調節方式,由于只是考慮到車外溫度的補償,對于車內溫度,采用的是整車的溫度。其一般采用中控臺空調面板中間位置單點紅外溫度傳感器采集,該采集溫度較為單一,只能采集到單點溫度。
然而,通過空調調節的車內溫度,其整車溫度并不均衡,在出風位置附近的溫度與遠離出風位置的溫度不同。同時,乘員的自身溫度也會根據乘員在進入車輛前所進行的活動而有所不同,例如乘員在進入車輛之前進行過跑步或者其他運動,則其進入車輛時的體感溫度會比未進行運動的乘員的體感溫度要高。
因此,現有技術僅通過對車外溫度補償,人體舒適度較低。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的汽車車內環境調節技術,人體舒適度較低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汽車車內環境調節方法及電子設備。
本發明提供一種汽車車內環境調節方法,包括:
獲取車內人臉溫度;
根據所述車內人臉溫度,對用戶設定溫度進行補償,得到補償目標溫度;
控制車內空調調節至所述補償目標溫度。
進一步的,所述獲取車內人臉溫度,具體包括:
獲取設置在車內的陣列式溫度傳感器采集的溫度陣列,從所述溫度陣列中提取出人臉區域,根據所述人臉區域內的溫度,計算車內人臉溫度。
進一步的,所述根據所述車內人臉溫度,對用戶設定溫度進行補償,得到補償目標溫度,具體包括:
獲取車外溫度;
獲取關于所述車內人臉溫度的車內人臉溫度補償值、以及關于所述車外溫度的外溫補償值;
計算補償目標溫度=用戶設定溫度+外溫補償值+車內人臉溫度補償值。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車內空調調節至所述補償目標溫度,具體包括:
獲取車內實際溫度;
計算車內實際溫差=補償目標溫度-車內實際溫度;
當所述車內實際溫差處在預設作用范圍之內時,對所述車內實際溫差進行增益補償,得到補償后溫差,控制車內空調使用所述補償后溫差作為當前溫差將車內溫度調節至所述補償目標溫度;
當所述車內實際溫差處在預設作用范圍之外時,控制車內空調使用所述車內實際溫差作為當前溫差將車內溫度調節至所述補償目標溫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未經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5623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