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光吸收功能并耐溶劑開裂的透明聚酯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455415.2 | 申請日: | 2018-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517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葉文瓊;陳曉敏;黃瑞杰;姜小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廣核俊爾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廣核俊爾(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9/00 | 分類號: | C08L69/00;C08L33/12;C08L25/06;C08K9/10;C08K3/22;C08K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朱朦琪 |
| 地址: | 325011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光吸收 功能 溶劑 開裂 透明 聚酯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光吸收功能并耐溶劑開裂的透明聚酯材料,以總重量為100%計,原料組成包括:聚酯樹脂65~99.5%;多功能助劑0.4~30%;加工助劑0.1~5%;多功能助劑為具有多重核殼結構的復合粒子,包括內核,中間層與殼層;本發明提供的透明聚酯材料,可同時高效吸收紫外光及藍光,并具有優異的耐溶劑開裂性、加工性能及高透過率,可廣泛應用于眼鏡、防曬用品、防輻射護屏膜、精密儀器、光敏材料和醫療器械等制造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透明聚酯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光吸收功能并耐溶劑開裂的透明聚酯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污染防護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別是無處不在的光污染。當前自然光、人造光源LED顯示設備以及大量的數碼產品嚴重影響著人們視覺健康,其中紫外光及短波藍光具有較高能量,極易對人體的眼睛及皮膚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目前市場上已經有許多商家推出防紫外眼鏡、具有護眼功能的LED顯示器、精密儀器、光敏材料和醫療器械等。
現有技術中的防藍光材料主要基于反射型機理或吸收型機理。反射型材料是在透明基片上鍍多層高低折射搭配的薄膜來反射藍光,如授權公告號為CN 207937634 U中國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埃米防藍光鏡片,包括基底、打底層、復合薄膜層和保護層,其中的復合薄膜層包括4~8層高折射率層和低折射率層交替堆疊而成薄膜。該技術方案獲得的鏡片雖然具有防藍光效果,但作為關鍵結構的復合薄膜層不僅膜層數多,同時每層膜都需要控制膜厚,工藝要求高,勞動量大。授權公告號為CN 207318765 U的中國專利文獻中也公開了類似的技術方案。
相較于反射型材料,吸收型材料的制備工藝較為簡單,主要是將納米光吸收劑(如Sm2O3、Ho2O3、TiO2、SiO2和Ag2O)與高透光性的聚酯材料(如PET、PC、PMMA和PBMA)混合制造。但吸收型材料的吸光效率不高,且吸光范圍較窄,且現有材料多為單一的抗紫外或者濾藍光材料,鮮有兼具紫外和藍光的吸收產品。
目前,通過增加納米光吸收劑種類和數量,可提高吸光效率和擴大吸光范圍。如申請公布號為CN 108594469 A的中國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防藍光鏡片,通過在高分子樹脂基體里添加納米金屬氧化物(TiO2、Fe2O3、Al2O3中的至少一種)、紫外線吸收劑、藍光吸收劑、氧化石墨烯與色粉混合固化成型制備得到。該技術方案制備的鏡片可反射有害藍光、提高有益藍光透過率,但由于配方中同時添加了多種不同性質的助劑,也對各助劑在基體材料中的分散性提出更高要求,來滿足此類防護材料對透光性的高度要求,特別是材料長期高透光率穩定性。雖然可通過預混或者后期剪切加強可以實現添加的助劑的良好分散,而實現材料的較好的綜合性能,但也會因此增加操作步驟,提高生產成本。
此外,對于透明聚酯材料,由于基材的耐溶劑性差,在日常清潔過程中容易出現龜裂或者直接破裂導致報廢,因此,還需保證透明聚酯材料具有一定的耐溶劑性能。
申請公布號為CN 105462224 A的中國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耐應力開裂的聚碳酸酯復合材料,原料組成包括聚碳酸酯30-80份,ABS聚合物為1-50份,結晶型聚酯PBT/PET為0-50份,TPP為0.1-10份,MBS為0.1-10份,BDP/RDP為0.1-15份。該技術方案通過限定PC和ABS的種類,并在整體配方中添加0.1-10%的TPP來改善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使其具有良好的耐開裂性和加工性能。但該技術方案制備的最終制品完全喪失透明性,無法應用在對材料具有高透光率要求的領域。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透明聚酯材料,可同時高效吸收紫外光及藍光,并具有優異的耐溶劑開裂性、加工性能及高透過率,可廣泛應用于眼鏡、防曬用品、防輻射護屏膜、精密儀器、光敏材料和醫療器械等制造領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廣核俊爾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廣核俊爾(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中廣核俊爾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廣核俊爾(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5541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