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p5126-ZmMs1D構建體創制玉米顯性核雄性不育系及其育種制種應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451837.2 | 申請日: | 2018-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047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萬向元;張丹鳳;謝科;吳鎖偉;安學麗;張煜文;侯全璨;劉欣潔;李金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首佳利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5/82 | 分類號: | C12N15/82;C12N15/65;C12N5/10;A01H1/02;A01H5/00;A01H5/10;A01H6/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p5126 zmms1d 構建 創制 玉米 顯性 雄性不育 及其 育種 制種 應用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通過生物技術途徑,利用包含p5126?ZmMs1和
技術領域
一般地,本發明涉及分子生物學和植物基因工程及作物育種領域。具體地,本發明涉及利用
背景技術
雜種優勢是雜合體在一種或多種性狀上優于它的兩個親本的現象。例如不同品系、不同品種、甚至不同種屬間進行雜交所得到的雜種一代往往比它的雙親表現出更強大的生長速率和代謝功能,從而導致器官發達、體型增大、產量提高,或者表現在抗病、抗蟲、抗逆力、成活力、生殖力、生存力等的提高。這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利用植物雜種優勢可以顯著地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在作物中,存在著自花授粉作物和異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是指一株植物的花粉,對同一個體的雌蕊進行授粉的現象。與此相反,一株植物的花粉給另一植株的雌蕊授粉就稱作異花授粉。水稻的雄蕊和雌蕊在同一器官中,通常以自花授粉方式進行繁殖。對水稻進行雜交育種和雜種優勢利用,獲得雄性不育系是關鍵。上世紀70年代“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人在野外發現了雄花敗育的普通野生稻,這一雄性不育系的發現,為應用“三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配套選育雜交水稻的成功,打開了一個突破口,從而為我國甚至世界的糧食生產做出了重大貢獻。
對于異花授粉的作物如玉米,因為缺乏良好的雄性不育系,目前對其進行雜交育種和制種主要采用人工去雄或機械去雄的方法。這些方法存在諸多弊端,比如成本高、純度不穩和易受環境影響等問題,制約了雜種優勢在玉米實際生產中的應用效率。
玉米顯性核雄性不育材料不存在去雄的問題,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持和繁殖技術,很難應用于實際生產當中。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為玉米顯性核雄性不育材料的利用創造了條件。本發明旨在將導致顯性核雄性不育基因表達盒、熒光蛋白標記基因表達盒和除草劑抗性基因表達盒串聯起來,構建高效的玉米顯性核不育遺傳轉化載體,導入玉米正常可育自交系材料中,獲得玉米顯性核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通過熒光色選法可以高效分離紅色熒光轉基因顯性核不育系和正常顏色可育系種子,從而有效解決玉米顯性核雄性不育系的保持和繁殖問題,以實現高效的玉米不育化雜交育種和雜交制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基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首佳利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首佳利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5183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