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茶葉籽油的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1449944.1 | 申請日: | 2018-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853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fā)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路 |
| 主分類號: | C11B1/04 | 分類號: | C11B1/04;C11B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茶葉籽油 微波輻照 有效地 冷榨 細胞壁 茶葉籽仁 生產效率 微波處理 輻照 出油率 脫殼 節(jié)約 生產 能源 保證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茶葉籽油的生產方法,經過干燥→脫殼→粉碎→攪拌→靜置→微波處理→冷榨→茶葉籽油,得到茶葉籽油,采用微波輻照茶葉籽仁顆粒,作用時間短,可以有效地打破細胞壁;輻照溫度低,有效地保護了茶葉籽油的營養(yǎng)成分,從而保證了茶葉籽油的品質;提高了冷榨茶葉籽油的出油率,達到5.22%;微波輻照時間短節(jié)約能源,提高了生產效率,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茶葉籽油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茶樹為山茶屬植物,茶樹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6m;茶樹大多在10-11月普遍開花,葉是茶樹重要的營養(yǎng)器官,是人們采收的主要對象,茶樹的葉可制茶,茶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為我國名產,是我國傳統(tǒng)的出口產品。 茶樹的果為蒴果,大多為3-4室,也有1-2室,每室有1-2粒種子即茶葉籽;每室1粒的呈球形、2粒的呈半球形,茶樹果成熟后,果皮裂開,種子脫落,種子呈黑褐色,少有光澤,富彈性,內部子葉飽滿,茶葉籽是茶樹的果實,為茶葉生產的副產物,茶葉籽的純仁率為70%左右,茶葉籽的整籽含油10%-15%;長期以來,人們對于茶葉的種植、加工及茶葉產品的開發(fā)等關注較多,但對于茶葉籽的開發(fā)利用不太重視,因此,成熟的茶葉籽除繁殖茶樹外,其余大部分自然脫落,在地里腐爛,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我國是產茶大國,據(jù)統(tǒng)計全國有19個省生產茶葉,擁有茶園2500多萬畝,每畝茶葉籽可以產油約25公斤,按30%的茶園所產茶葉籽可以利用,年產優(yōu)質的茶葉籽油則可達到18.75萬噸,產值達75億元,茶葉籽資源充足。 長期以來茶葉籽沒有被開發(fā)利用,如果將茶葉籽變成生產茶葉籽油的原料,就可為茶農帶來額外的收入,茶葉籽就成了茶農增收的商品,有利于穩(wěn)定企業(yè)生產原料的來源,促進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保持茶葉生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目前我國植物油的榨取技術主要可以分為傳統(tǒng)的熱榨、水浮法(小磨芝麻油),溶劑浸出以及冷榨法,工業(yè)化生產一般普遍采用熱榨、溶劑浸出以及冷榨技術。 熱榨技術優(yōu)點是出油率高,粕渣殘油率6%-8%較低,缺點是榨油原料的籽仁需要高溫蒸炒,蒸炒溫度≥120℃,高溫容易加快油脂的氧化反應產生有害物質,經紫外可見光光度計測試實驗證明在≥120℃加熱40分鐘的過程中會發(fā)生非酶褐變反應,產生黑褐色的物質,這種物質在420nm處有強吸收,可以通過測定油脂在420nm處的吸光值來判斷蒸炒過程是使茶葉籽油顏色加深的原因,從CD值與TBARS含量的變化趨勢可以看出,當溫度≥120℃時油脂的氧化穩(wěn)定性下降。 水浮法油脂得率低,茶葉籽含有13%-15%左右的茶皂素易產生乳化現(xiàn)象,不適合茶葉籽油的工業(yè)化生產。 溶劑浸出法是食用植物油脂工業(yè)化生產普遍采用的成熟技術,但是,浸出法一般常用于含油量在20%以內的油料仁籽或榨取油脂后的粕渣,而茶葉籽仁的含油量在26%-28%左右,溶劑浸出法缺點還有,影響油脂風味,溶劑殘留可能影響食用安全,生產能耗比較大,對大氣環(huán)境有一定的污染。 冷榨技術問世以來頗受青睞,無需高溫蒸炒,油脂不易發(fā)生氧化反應,不僅可以很好的保留茶葉籽油的原有風味,同時其特有的微量營養(yǎng)成分亞麻酸、VE、角鯊烯等得以保存下來;缺點是冷榨出油率比較低,按茶葉籽整籽計算,油脂得率一般只有5%左右,粕渣中殘油率過高。 目前國內食用植物油的生產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熱榨、冷榨和浸出技術,而單純的采用現(xiàn)有的技術榨取茶葉籽油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高溫蒸炒茶葉籽仁容易使油脂發(fā)生氧化,破壞油脂的穩(wěn)定性,高溫也使得部分營養(yǎng)物質被破壞丟失,而冷榨茶葉籽油得率又比較低,粕渣中殘油率過高,這個矛盾制約了高效率獲取高品質天然茶葉籽油的工業(yè)化生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路,未經張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499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西瓜籽油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牡丹籽油的制取工藝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