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漂垃圾收集船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45086.3 | 申請日: | 2018-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729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5 |
| 發明(設計)人: | 趙西增;徐天宇;鄭凱源;童晨奕;高怡萌;陳本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B35/32 | 分類號: | B63B35/32;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鄭海峰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作頭 垃圾 垃圾收集裝置 垃圾收集船 抽水泵 機械臂 可用 轉軸 船體 水面漂浮垃圾 城市河道 漂浮垃圾 有效解決 抽水管 可變的 可調節 可改變 過濾 水體 自動化 治理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海漂垃圾收集船,主要包括船體和若干海漂垃圾收集裝置;所述的海漂垃圾收集裝置包括轉軸、機械臂、抽水管、抽水泵和工作頭;抽水泵吸取垃圾和附近水體,由工作頭進行垃圾的過濾和收集,機械臂和轉軸給工作頭提供可變的作業面積并可調節船體穩定性。本發明產品具有高效快捷自動化的特點,并且適用性廣,可用于海漂垃圾的清理,也可用于城市河道垃圾的治理。該設計可改變以往人力清理水面漂浮垃圾的狀況,有效解決水上漂浮垃圾的收集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洋環境清潔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海漂垃圾收集船。
背景技術
海漂垃圾對自然界生物、人類及海洋環境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大量的海漂垃圾不僅造成嚴重的海洋污染問題,破壞海岸、沙灘景觀,妨礙船只正常航行,影響食品安全,也給海洋生物造成嚴重的傷害。目前,海漂垃圾對海洋生物的傷害已達到驚人的程度:每年至少有100萬只海鳥、不計其數的海洋哺乳動物因其喪生。此外,海漂垃圾上附著的各種細菌、藻類、被囊類、水螅蟲和藤壺等作為人侵物種和其上的有毒物質將被帶到世界各地。處理泛濫的海洋垃圾已成為國際性的難題。為此在減少排放的同時如何采用合適的方法回收海洋漂浮垃圾已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傳統海漂垃圾清理方式一般是人工小船清理。但是由于海上漂浮垃圾分布分散,依靠傳統的人工小船清理極為耗時耗力,且人力成本較高,長期來看不是明智的選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海漂垃圾收集船的設計思路,可應用于近岸港灣和河口乃至城市河道等處,完成對于水上漂浮垃圾的回收。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海漂垃圾收集船,包括船體,所述的船體上設置有一個或多個海漂垃圾收集裝置;所述的海漂垃圾收集裝置包括轉軸、機械臂、抽水管、抽水泵和工作頭;所述的轉軸底部固定在船體上,機械臂的一端與轉軸頂部固定連接,機械臂的另一端與工作頭固定連接,
所述的工作頭為一空心腔室;空心腔室頂部與機械臂相連,空心腔室的頂部設有抽水孔,抽水孔與抽水管相連,抽水管連接抽水泵;所述的抽水孔處設有網罩;空心腔室的底部為一封蓋,封蓋一端與空心腔室鉸接,另一端通過牽引繩與空心腔室連接,牽引繩收緊時,封蓋完全封閉空心腔室的底部;封蓋的外表面設有若干單向排水孔;所述空心腔室的側壁設有若干垃圾入口。
優選的,所述的單向排水孔為圓筒狀結構,圓筒狀結構的兩端均設有濾網,圓筒狀結構內設有單向閥門,所述的單向閥門只允許流體從空心腔室內向外流動。
優選的,所述的工作頭為圓盤形,內部空心;垃圾入口均勻分布在圓盤的側壁上。
優選的,所述的抽水管上設有流量計。
優選的,所述的封蓋呈外凸形。
優選的,所述的圓盤的側壁上設有水位傳感器,所述的牽引繩連接拉力傳感器,所述的工作頭上設有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的水位傳感器和拉力傳感器均與無線通信模塊相連,用于向用戶反饋傳感器信號。
優選的,所述的海漂垃圾收集裝置的數量為偶數,海漂垃圾收集裝置關于船體的軸線方向對稱設置。
優選的,所述的機械臂至少包括兩個可旋轉關節和三個支撐臂,其中第一支撐臂用于連接轉軸和第一可旋轉關節;第二支撐臂連接第一可旋轉關節和第二可旋轉關節;第三支撐臂連接第二可旋轉關節和工作頭;所述的第一支撐臂保持水平,所述的第三支撐臂始終保持豎直狀態;所述的第一可旋轉關節由電機驅動,通過第一可旋轉關節的旋轉可調節工作頭的作業半徑;所述的轉軸為可升降裝置,通過轉軸的升降或第一可旋轉關節的旋轉可調節工作頭的高度。轉軸的升降方式可以是液壓推桿或氣壓推桿;也可以由電動推桿實現。
優選的,根據工作頭處拉力傳感器所監測的數據,兩側機械臂可根據當前垃圾的重量情況以及船體傾角相應調整力臂長度,以達到控制船體穩定的目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4508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