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整車半消聲室環境的列車車體壁板隔聲性能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437276.0 | 申請日: | 2018-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410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8 |
| 發明(設計)人: | 滕萬秀;吳健;高陽;劉彥彤;張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9/11 | 分類號: | G01N29/11 |
| 代理公司: | 長春眾邦菁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 地址: | 130062 ***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整車 消聲室 環境 列車 車體 壁板 性能 測試 方法 | ||
1.基于整車半消聲室環境的列車車體壁板隔聲性能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列車外形尺寸建造足以容納整備狀態下軌道列車單節車廂的整車半消聲室(2);
步驟二:將整備狀態下的軌道列車車輛(1)置于整車半消聲室(2)中,使之處于背景噪聲低、周圍無聲學反射的良好聲學環境中,并將車輛端部用隔聲封堵工裝(3)進行隔聲密封,確保聲源輻射的聲能量只能從車體壁板傳遞出來;
步驟三:在車體內部選取具有相似振動模態群的相關結構子系統的其中之一,使該子系統作為當前選定區域的測試樣件,并在其對應的車體外表面隨機位置粘貼三個混響場傳聲器(7);上述具有相似振動模態群的相關結構子系統包括地板、頂板、側墻、車門、車窗以及風擋;
步驟四:沿車體縱向中心線的方向,在當前選定區域的測試樣件對應的車體內部布置一號無指向聲源(5)和二號無指向聲源(6),用于產生車廂內的混響場激勵;
步驟五:分別調整一號無指向聲源(5)和二號無指向聲源(6)的高度及其與測試樣件的距離,使得步驟三所述的三個混響場傳聲器(7)得到的聲壓級差值均小于1dB,即可確認當前選定區域的測試樣件所對應的車體內部空間產生了均勻的混響場激勵;
步驟六:按照公知的聲強法,對當前選定區域的測試樣件所對應的車體外部的上端面、左側壁和右側壁均分別進行透射聲功率Lw的測量;
步驟七:依據下式計算整車半消聲室環境下的列車當前選定區域的測試樣件的隔聲量:
TL=Lp-6-Lw……(1)
式(1)中,TL為帶求解的當前選定區域的測試樣件的隔聲量,Lw為步驟六所測得的當前選定區域的測試樣件外表面的透射聲功率;Lp為步驟五所述一號無指向聲源(5)和二號無指向聲源(6)分別按照步驟六所給出的試驗方法對應獲得的三個混響場傳聲器(7)的聲壓級的均值;
步驟八:按照與前述步驟二至步驟七完全相同的方式,分別完成其余當前選定區域的測試樣件的隔聲性能測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整車半消聲室環境的列車車體壁板隔聲性能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所述整車半消聲室(2)的截止頻率不大于50Hz;其固有頻率均不高于3.57Hz,對50Hz激振頻率的隔振效率不小于99%、背景噪聲低于15dB,當前選定區域的測試樣件距離整車半消聲室(2)墻壁的距離大于5m。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整車半消聲室環境的列車車體壁板隔聲性能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聲封堵工裝(3)是金屬隔聲板,其隔聲量數值需高于60dB,高于車體不同區域隔聲量經驗數值,隔聲封堵工裝(3)的吸聲系數小于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3727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齒底疲勞裂紋超聲波檢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鋼鐵鑄件與鋼鐵鍛件的甄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