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維自動編織設備的運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430626.0 | 申請日: | 2018-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768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李靜;李姍姍;雷同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41/00 | 分類號: | D03D4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熊蒙 |
| 地址: | 10002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維 自動 編織 設備 運行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編織設備的運行方法領域,涉及一種三維自動編織設備的運行方法,三維自動編織設備包括多個儲紗器和多個編織站,編織站呈陣列排布,編織站包括主體段和夾子段,所述夾子段設置于主體段上并可相對于主體段的軸線旋轉,每個夾子段上均設有用于夾持儲紗器的多個夾子,儲紗器環繞編織站設置并與夾子相對;三維自動編織設備控制夾子段伸出至少一個夾子夾持與其相對的儲紗器,夾子段旋轉帶動儲紗器繞其周向轉動一定角度后停止,縮回夾子,三維自動編織設備按編織程序控制多個夾子段依次重復上述過程,實現紗線的相互交織得到三維編織物。本發明通過夾子段的夾子夾持儲紗器并帶動儲紗器相對于主體段轉動,實現紗線的相互交織得到三維編織織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編織設備的運行方法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三維自動編織設備的運行方 法。
背景技術
三維編織是一種三維編織物成型工藝,用高性能纖維經三維編織工藝可織成繩纜、帶、 網、板材、管材、異形三維編織物等,這類編三維編織物結構、功能獨特,具有高強、高模、 高可靠性、耐高壓、耐磨損、延伸率精準可控等特點,而自動化的三維編織設備是三維編織 技術能否產業化的關鍵。
公開號為CN204644597U及CN1312408A的中國專利,但公開的三維自動編織機只能適用 于某種特定、單一結構三維編織物的編織,抬高了三維編織的設備成本;無法進行三維編織 新工藝的開發和試織,不利于三維編織技術的發展;不能滿足三維編織工藝可設計性強及結 構多樣化的需求,限制了三維編織技術在復合材料領域的應用,設計一種三維自動編織設備 和與該設備匹配的運行方式,使其滿足織物編織的需求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三維自動編織設備的運行 方法,三維自動編織設備包括可相對于主體段轉動的夾子段,夾子段上設有可夾持儲紗器的 夾子,通過夾子段的夾子夾持儲紗器,夾子段轉動帶動儲紗器相對于主體段轉動,縮回夾子, 避免阻礙儲紗器的移動,三維自動編織設備按編織程序控制多個夾子段依次重復上述過程, 實現紗線的相互交織得到三維編織織物。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技術方案的基本構思是:
一種三維自動編織設備的運行方法,三維自動編織設備包括多個儲紗器和多個編織站, 編織站呈陣列排布,編織站包括主體段和夾子段,所述夾子段設置于主體段上并可相對于主 體段的軸線旋轉,每個夾子段上均設有用于夾持儲紗器的多個夾子,儲紗器環繞編織站設置 并與夾子相對;
三維自動編織設備控制夾子段伸出至少一個夾子夾持與其相對的儲紗器,夾子段旋轉帶 動儲紗器繞其周向轉動一定角度后停止,縮回夾子,三維自動編織設備按編織程序控制多個 夾子段依次重復上述過程,實現紗線的相互交織得到三維編織物。
三維自動編織設備控制相鄰的兩個夾子段的夾子依次夾持同一儲紗器并分別繞各自編織 站的周向轉動,實現儲紗器在兩個編織站之間的傳遞;
優選地,三維自動編織設備控制一個夾子段伸出夾子夾持儲紗器旋轉一定角度后停止, 夾子縮回;控制與其相鄰的另一個夾子段伸出夾子夾持該儲紗器旋轉一定角度后停止,縮回 夾子,實現儲紗器在兩個編織站之間的傳遞;
優選地,所述旋轉角度為n×90°(n為整數,n=-4~+4)。
三維自動編織設備還包括環繞每個編織站的環形軌道,儲紗器設置于環形軌道內并可沿 環形軌道移動,相鄰的兩環形軌道相切處形成共享巢,
三維自動編織設備控制一個夾子段伸出夾子夾持儲紗器轉動至共享巢后停止,縮回夾子, 控制共享巢的另一個夾子段伸出夾子夾持該儲紗器旋轉一定角度后停止,縮回夾子,實現儲 紗器在兩個編織站之間的傳遞;
優選地,儲紗器在兩個編織站之間的傳遞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3062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