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材料的結構及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08276.8 | 申請日: | 2018-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518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吳運峰;黃孟凱;唐銘宏;郝世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聯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9/00 | 分類號: | B32B9/00;B32B9/04;B32B27/06;B32B27/08;B32B27/28;B32B27/32;B32B27/34;B32B27/36;B32B33/00;B29C45/14;B29C45/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喻嶸;韓岳松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經***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設 板材構件 復合材料 機構部件 機構構件 預設結構 加工 便攜式個人電腦 電氣及電子設備 凹槽延伸 機構連接 加工工序 結構簡化 結構實現 造型部件 造型 薄壁化 高剛度 公模面 可移動 內表面 輕質化 殼體 優選 申請 開口 延伸 優化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的結構及加工方法。所述結構包括:板材構件和機構構件;板材構件,在其公模面一側具有多個預設凹槽,所述預設凹槽延伸到所述板材構件的端部并在所述板材構件的端部留有開口;機構構件,至少與所述預設凹槽的內表面結合,并由所述預設凹槽向所述預設凹槽外延伸,構造成預設結構造型,所述預設結構造型,至少包括預設機構部件和/或預設造型部件,所述預設機構部件用于與其他機構連接。本申請的復合材料的結構實現薄壁化、輕質化、高剛度化、高強度化。優選用作便攜式個人電腦、移動電話等可移動化的電氣及電子設備的殼體。而在加工方法中,通過優化復合材料的結構簡化了加工工序。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材料領域,具體涉及復合材料的結構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電子產品結構設計中,為要達到高強度,低重量,厚度薄,內部結構復雜的目的,通常采用二種相異材質接合。例如,材質A和材質B,以筆記本計算機設計為例,材質A通常在強度、厚度與重量上有著卓越的優勢,但不易結構設計,且存在對產品功能在物理上(比如天線通訊)的潛在限制,比如材質A為單層與多層板夾心板材料;而材質B可以克服材質A在材料特性上的問題,可作為結構的延伸部分,以滿足結構設計需求。為達到上述目的將兩種材料結合在一起是目前常用的做法。但也造成此局部形成弱強度,并限制了結構設計。而這種結合最重要問題是兩種材料的結合力,通常取決于材質A與材質B間的結合方法與面積。
目前方案,材質A與材質B對接結合:材質A采用單層或多層板材結構,其材料邊緣采用數控加工(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簡稱NC)或計算機數字化控制精密機械加工(簡稱CNC加工)出鳩尾槽式或其他形狀等凹凸結構。材質B則為可流動性塑料原料,利用注射成型機射出后,塑料填充鳩尾槽式或其他形狀等凹凸結構,并在射出壓力作用下,塑料擠壓侵入材質A的板材中,或者板材因模具壓力侵入塑料,使其二者交錯結合在一起。成型后,在板材的邊緣,塑料厚度與板材厚度一致。
例如,筆記本電腦的外殼,采用上述的工藝后,由于材質A采用單層或多層熱固型碳纖維復合板材,不利于長出機構結構。而材質B采用可流動性塑料。因此,必須延伸材質B,通過材質B在外殼的公模面長出機構結構。但是,如果要在筆記本電腦外殼的母模面粘貼碳纖維紋理板材的話,只能將碳纖維紋理板材貼到材質A的邊緣,無法貼到材質B所在的位置,從而影響了外殼母模面的美觀。
上述所述的方法使塑料擠壓侵入時,導致內部排氣不良,影響結合性能。成型時,塑料流動末段,壓力不足,導致塑料侵入時容易因為深度不足或不一致,影響結合及結構性能。同時,塑料擠壓侵入另一材質時,或利用合模力侵入塑料時,容易發生變形而產生應力集中,且在后制程烘烤時,應力釋放,導致外觀不良。成型時,應力集中,在測試時,應力釋放,導致結構強度下降。采用單層或多層板材質不易長出機構結構,必須延伸塑料以便長出機構結構,造成結構設計受限。同時,造成局部形成較弱強度。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復合材料的結構,以及一種復合材料的加工方法。以解決復合材料的結構中板材無法延伸到產品邊緣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的結構,包括:板材構件和機構構件;
板材構件,在其公模面一側具有多個預設凹槽,所述預設凹槽延伸到所述板材構件的端部并在所述板材構件的端部留有開口;
機構構件,至少與所述預設凹槽的內表面結合,并由所述預設凹槽向所述預設凹槽外延伸,構造成預設結構造型,所述預設結構造型,至少包括預設機構部件和/或預設造型部件,所述預設機構部件用于與其他機構連接。
優選的,所述機構構件,與所述預設凹槽的內表面及所述板材構件端部的表面結合。
進一步的,所述機構構件,與所述板材構件的母模面齊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聯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合肥聯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0827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