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葛根中生物胺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72977.0 | 申請日: | 2018-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410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吳玉杰;蔡翔宇;江思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04;G01N30/06 |
| 代理公司: | 東營雙橋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劉東亮 |
| 地址: | 530021 廣西壯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胺 葛根 乙腈 二極管陣列檢測器 超高效液相色譜 氨水 相對標準偏差 柱前衍生化 丹磺酰氯 動植物性 快速提取 梯度洗脫 線性關系 鹽酸提取 藥食同源 藥用生物 苯乙胺 殘留量 流動相 色譜柱 亞精胺 乙酸銨 章魚胺 種檢測 波長 檢測 定容 腐胺 精胺 可用 酪胺 色胺 尸胺 組胺 回收率 打碎 靈敏 | ||
首次建立了一種超高效液相色譜方法,用于快速提取和測定藥食同源產品葛根中的9種藥用生物胺。9種生物胺包括色胺、苯乙胺、腐胺、尸胺、組胺、章魚胺、酪胺、亞精胺、精胺。葛根樣品打碎后用0.4 mol/L鹽酸提取,丹磺酰氯柱前衍生化,加入氨水終止反應,乙腈定容。采用UPLC色譜柱,以乙酸銨和乙腈作為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采用二極管陣列檢測器在波長254nm下檢測,檢測方法呈現良好的線性關系。樣品加標回收率75.6~97.2%,相對標準偏差0.12~5.32%;9種生物胺的方法定量限均為10mg/kg。該方法簡便、快速、靈敏,可用于葛根等動植物性食品中9種生物胺殘留量的同時測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檢測葛根中生物胺的方法,屬于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生物胺(BAS)是一類具有生物活性和氮的低分子堿性化合物。它們主要由相應的氨基酸在微生物脫羧下形成,或由醛和酮在氨基酸轉氨酶的作用下產生[1]。常見的生物胺包括色胺、腐胺、酪胺、組胺、精胺、亞精胺、苯乙胺、章胺、尸胺等[2]。一般情況生物胺是有毒的,當人體在一定程度上積聚時,會對人體造成中毒。它們可引起頭痛、惡心、嘔吐、腹瀉、心悸、血壓變化、呼吸紊亂和其他過敏反應,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3]。在生物胺中,組胺毒性最大,腐胺、尸胺、精胺和亞精胺可以與亞硝酸鹽反應生成亞硝胺,一種強致癌物質[4]。生物胺廣泛存在于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食物中,如肉類和肉制品、罐頭食品、海鮮、奶酪、啤酒、葡萄酒植物和農產品[5-6]。近來發現中草藥中也可能有生物胺的存在[1]。目前,一些國家已對食品中生物胺含量的限制提出了規定。例如,在歐盟[6]中,組胺限量為100mg/kg,而在美國[7],水產品中組胺限量為50mg/kg;而在中國,高組胺魚類組胺限量為40mg/100g,其他魚類組胺限量為20mg/100g[8-9]。國內外植物產品中生物胺均未見限量規定,但本研究中發現葛根的根莖含有生物胺。生物胺具有較高的活性,有助于葛根的功效。
然而,微量生物胺是人體內的正常活性成分,在生物細胞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11]。建立葛根中生物胺的鑒別和同步測定方法,無論是從食品安全的角度還是從成分活性的角度,都是十分必要的。
生物胺的檢測方法有GC-MS/MS[12]、離子色譜[13-14]、HPLC[15-17]、TLC[18]和HPLC-MS/MS方法[1][18],但前處理步驟比較復雜,操作困難,檢測難度較大。同時,九種生物胺的測定超過30min。現有國家標準[19]是針對食品中生物胺的測定的,但前處理方法十分復雜。樣品預處理相對繁瑣,包括正己烷脫脂、液-液萃取、pH調節、吹氮等步驟,需要大量的有機溶劑,這對實驗人員的健康有害。
[1]Wu YH,Zhou S,Xu GM.Determination of eight biogenic amines inanimal-derived foodstuff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mass spectrometry without derivatization.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2013.31(2):111-116.
[2]Silla Santos MH.Biogenic amines:their importance infood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1996,29(2/3):213-23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未經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729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