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庫門關閉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67048.0 | 申請日: | 2018-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918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魯鵬;孫曉光;耿鵬;張楠喬;鄭志敏;宿秀元;侯金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號城市軌道交通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L27/00 | 分類號: | B61L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瑩;李相雨 |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豐***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庫門 關閉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車庫門關閉方法和裝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若接收到車庫門關閉請求,則獲取車庫門的環境狀態;環境狀態包括安全包絡重疊狀態、車庫內列車狀態和相關列車影響狀態;基于環境狀態獲取安全判斷結果;若安全判斷結果為無列車影響,則向CI系統發送關閉允許信息,以使得CI系統能夠基于關閉允許信息關閉車庫門。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裝置,通過車庫門的環境狀態進行安全判斷,根據安全判斷結果確定是否關閉車庫門,相比人工判斷可靠性更高,有效避免了操作不當導致的安全風險,提高了車庫門關閉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列車運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庫門關閉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列車駛入車庫結束運營后,需關閉車庫門?,F行系統中,車庫門的關閉依賴人工控制,由調度人員控制車庫門的關閉時機、下發關閉車庫門命令,以此保證關閉車庫門操作的安全性。
為了減少人員工作量,在FAO(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全自動駕駛系統)中,TIAS(Traffic Control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行車綜合自動化系統)在確認列車進入車庫,并結束當天的運營計劃后,將主動提示關閉車庫門。調度人員人工確認后,TIAS向CI(Computer Interlock,計算機連鎖)系統發送關閉車庫門命令。
上述方法仍需調度人員在人工確認進行關閉車庫門操作時,保證此操作的安全性。由于車輛段內站場情況較復雜,進出段車輛較多,車輛狀態(是否人工駕駛、控制等級等)不同,對調度人員的要求較高,若操作不當可能產生安全風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車庫門關閉方法和裝置,用以解決現有的車庫門關閉方法依靠人工控制,存在安全風險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車庫門關閉方法,包括:
若接收到車庫門關閉請求,則獲取車庫門的環境狀態;環境狀態包括安全包絡重疊狀態、車庫內列車狀態和相關列車影響狀態;
基于環境狀態獲取安全判斷結果;
若安全判斷結果為無列車影響,則向CI系統發送關閉允許信息,以使得CI系統能夠基于關閉允許信息關閉車庫門。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車庫門關閉方法,包括:
向ZC系統發送車庫門關閉請求,以使得ZC系統接收到車庫門關閉請求后,能夠獲取車庫門的環境狀態,并基于環境狀態獲取安全判斷結果,若安全判斷結果為無列車影響,則向CI系統發送關閉允許信息;環境狀態包括安全包絡重疊狀態、車庫內列車狀態和相關列車影響狀態;
若接收到關閉允許信息,則基于關閉允許信息關閉車庫門。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車庫門關閉裝置,包括:
環境狀態單元,用于若接收到車庫門關閉請求,則獲取車庫門的環境狀態;環境狀態包括安全包絡重疊狀態、車庫內列車狀態和相關列車影響狀態;
安全判斷單元,用于基于環境狀態獲取安全判斷結果;
指令發送單元,用于若安全判斷結果為無列車影響,則向CI系統發送關閉允許信息,以使得CI系統能夠基于關閉允許信息關閉車庫門。
第四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車庫門關閉裝置,包括:
請求發送單元,用于向ZC系統發送車庫門關閉請求,以使得ZC系統接收到車庫門關閉請求后,能夠獲取車庫門的環境狀態,并基于環境狀態獲取安全判斷結果,若安全判斷結果為無列車影響,則向CI系統發送關閉允許信息;環境狀態包括安全包絡重疊狀態、車庫內列車狀態和相關列車影響狀態;
指令執行單元,用于若接收到關閉允許信息,則基于關閉允許信息關閉車庫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號城市軌道交通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通號城市軌道交通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670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道岔進路顯示系統
- 下一篇:基于電力物聯網的火車調度監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