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晶格失配多結太陽能電池的新型DBR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44102.X | 申請日: | 2018-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010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1 |
| 發明(設計)人: | 高熙隆;劉建慶;劉雪珍;宋欣慰;劉恒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德華芯片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1/0304 | 分類號: | H01L31/0304;H01L31/05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馮炳輝 |
| 地址: | 528437 廣東省中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晶格失配 周期結構 子電池 多結太陽能電池 折射率 電池 晶格漸變緩沖層 光電轉換效率 抗輻照性能 短路電流 合金材料 基區材料 技術指標 開路電壓 填充因子 應變補償 失配度 外延層 滑移 失配 位錯 應用 釋放 引入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應用于晶格失配多結太陽能電池的新型DBR結構,為疊置于晶格漸變緩沖層之上的GaInNAs/AlGaInAs周期結構,由GaInNAs、AlGaInAs兩種合金材料組成,GaInAs子電池疊置于該GaInNAs/AlGaInAs周期結構之上,GaInNAs/AlGaInAs周期結構的GaInNAs折射率較AlGaInAs折射率高,且GaInNAs與AlGaInAs之間及GaInNAs與GaInAs子電池的基區材料GaInAs之間存在晶格失配,失配度不超過3%,這種應變補償結構有助于應力的釋放和位錯滑移。本發明可以降低失配引入的外延層中的缺陷密度,提高材料質量,可以提升GaInAs子電池抗輻照性能,增加電池的整體短路電流、開路電壓、填充因子等技術指標,提高電池整體光電轉換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應用于晶格失配多結太陽能電池的新型DBR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發展,世界范圍內的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太陽能作為清潔并且可再生能源逐漸得到各國重視。從光伏發電技術的發展史來看,太陽能電池大體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代晶硅太陽能電池、第二代薄膜太陽能電池和第三代砷化鎵多結太陽能電池。目前,商用單晶硅電池的轉化效率約為16%~20%,多晶硅電池約為14%~16%;GaInP、GaInAs和Ge子電池組成的GaInP/GaInAs/Ge三結太陽能電池作為傳統砷化鎵多結電池的主流結構,500倍聚光下轉化效率超過41%,遠高于晶硅電池,并且具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傳統三結電池結構上整體保持晶格匹配,帶隙組合為1.85/1.40/0.67eV。然而,對于太陽光光譜,這種電池的帶隙并不是最佳組合,由于GaInAs子電池和Ge子電池之間較大的帶隙差距,這種結構下底電池電流遠大于中電池和頂電池,由于底中頂三結子電池是串聯在一起的,根據串聯結構的電流機制,電流由三個子電池中電流最小的決定,這種結構造成了很大一部分太陽光能量損失,限制了電池性能的提高。
理論分析表明,為了提高三結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需要降低中電池和頂電池吸收區域的帶隙,讓中電池和頂電池吸收更多的光,從而提高中、頂子電池電流降低底電池電流,最終可以實現電流匹配的三結太陽能電池。據此分析,提出了晶格失配結構的MM(Metramorphic)結構太陽能電池,由于失配材料在外延生長過程中產生大量穿透位錯,位錯本身是一種缺陷,缺陷復合導致電池性能嚴重降低,因此必須降低外延層中的穿透位錯。目前國內外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能釋放應力的漸變緩沖(一般是InGaAs或者GaInP材料)連接晶格失配的Ge襯底和InGaAs材料。
MM結構三結電池最先應用于CPV市場,其轉換效率可達42%以上;近些年來,MM結構三結電池產品應用于空間電池,轉換效率可達32%以上,并且其輻照后衰減可達常規三結電池的水平,即效率衰減低于18%,優勢遠高于其它類光伏電池產品。但中頂子電池中仍存在不可忽視的穿透位錯密度,為了滿足航天科技發展不斷提出的高要求,材料晶體質量及其抗輻照性能有待進一步提高。
大量輻照實驗結果表明,GaInAs子電池的抗輻照性能較GaInP子電池差很多,有分析認為其原因在于As原子半徑較大,高能粒子輻照后其位置不易復原導致。而布拉格反射層(DBR)對于抗輻照性能的提升有顯著效果。例如,在中子電池下面設置DBR,通過調節DBR結構反射相應波段的太陽光,使第一次沒有被GaInAs材料所吸收的光子反射回去被二次吸收,相當于變相地增加了GaInAs的有效吸收厚度,可以有效降低GaInAs子電池設計厚度,有利于提高抗輻照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德華芯片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德華芯片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4410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太陽能電池的異質發射極結構和太陽能電池
- 下一篇:紫外探測器及其制備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31-00 對紅外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敏感的,并且專門適用于把這樣的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或者專門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控制的半導體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導體本體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轉換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輻射控制通過該器件的電流的,例如光敏電阻器
H01L31-12 .與如在一個共用襯底內或其上形成的,一個或多個電光源,如場致發光光源在結構上相連的,并與其電光源在電氣上或光學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