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依巴斯汀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09616.1 | 申請日: | 2018-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241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2 |
| 發明(設計)人: | 余會成;石展望;李浩;雷福厚;陳其鋒;譚學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民族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327 | 分類號: | G01N27/32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0006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依巴斯汀 電化學傳感器 分子印跡 制備 復合材料 粉體 銅鋅 偶氮二異丁腈 當歸 白樺脂酮 高靈敏度 功能單體 模板分子 靈敏度 摻雜的 摻雜劑 傳感膜 改性劑 交聯劑 耐摔性 引發劑 苯基 丁腈 分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依巴斯汀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的制備方法,以依巴斯汀為模板分子、白樺脂酮酸為功能單體、偶氮二異丁腈為引發劑、銅鋅層狀粉體復合材料為摻雜劑、以4?氧代?4?苯基丁腈為傳感膜改性劑,以當歸酰戈米辛H作為交聯劑,據此制備了高靈敏度、耐摔性的銅鋅層狀粉體復合材料摻雜的依巴斯汀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該分析方法簡單實用,克服了以往分析方法復雜、設備昂貴、靈敏度低的缺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尤其是一種依巴斯汀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依巴斯汀(Ebastine)具有迅速而長效的組織胺抑制作用,并且具有對組胺H1受體的超強親和力,口服給藥,依巴斯汀及其代謝產物均不能穿過血腦屏障。在試驗過程中觀察到依巴斯汀對于中樞神經系統的輕微的鎮靜作用,但長期或過量使用此類藥物會造成對藥物敏感引起的偶見頭痛、頭昏、惡心及肝臟損害等副作用,因此被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列為管制藥物。
測定依巴斯汀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譜法、色譜-質譜聯用分析法等。然而這些方法由于需要昂貴的儀器設備,存在成本高、耗時長、靈敏度不高等缺點。因此,研究一種高靈度的、簡便的依巴斯汀測定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分子印跡技術是以待測目標分子為模板分子,將具有結構上互補的功能性單體通過共價或非共價鍵與模板分子結合形成單體模板分子復合物,再加入交聯劑使之與單體進行聚合反應形成模板分子聚合物,反應完成后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去除模板分子,得到分子印跡聚合物,在聚合物中形成與原印跡分子空間結構互補并且具有多重識別位點的空穴。目前的方法由于選取的功能單體與模板分子不能恰當地匹配,并且交聯膜韌性及剛性也較差,因此靈敏度不高且耐摔性不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制備一種高靈敏度及高抗摔性的依巴斯汀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設備簡單、制作簡易、傳感膜的比表面積大、電子傳遞速度快且高柔韌性的依巴斯汀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的制備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以依巴斯汀為模板分子、白樺脂酮酸為功能單體、偶氮二異丁腈為引發劑、銅鋅層狀粉體復合材料為摻雜劑、4-氧代-4-苯基丁腈為傳感膜改性劑,以當歸酰戈米辛H為交聯劑制備。
上述一種依巴斯汀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的制備方法,以依巴斯汀為模板分子、白樺脂酮酸為功能單體、偶氮二異丁腈為引發劑、以當歸酰戈米辛H為交聯劑、銅鋅層狀粉體復合材料為摻雜劑、4-氧代-4-苯基丁腈為傳感膜改性劑,在直徑2 mm玻碳電極表面上形成一種雜化銅鋅層狀粉體復合材料依巴斯汀分子印跡聚合物薄膜,然后采用洗脫劑摩爾比1:5的乙酸和丁醇混合溶劑將模板分子洗脫,即得。
上述一種依巴斯汀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以水為溶劑配制20 mL濃度為0.25 mol/L的硫酸銅、0.25 mol/L的硫酸鋅及濃度為0.5 mol/L的維生素C的混合水溶液,以苯甲醇為溶劑配制濃度為0.05 mol/L季戊四醇二亞磷酸二硬脂基酯5 mL,然后將配制的5 mL季戊四醇二亞磷酸二硬脂基酯溶液以5滴/秒的速度滴加到上述配制的20 ml硫酸銅、硫酸鋅及維生素C混合溶液中, 滴加過程中以2500轉/分速度劇烈攪拌,再在50 mL的熱水釜中120 ℃下進行反應 2小時,冷卻后離心收集所得的沉淀,采用無水乙醇洗滌3次,離心收集沉淀,將收集的沉淀在45℃下進行真空干燥, 即得到銅鋅層狀粉體復合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民族大學,未經廣西民族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096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