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鑒定水稻半矮稈基因sd1等位基因的分子標記及矮源基因鑒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96392.5 | 申請日: | 2018-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380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4 |
| 發明(設計)人: | 翟榮榮;張林;張小明;葉勝海;何祖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揚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95 | 分類號: | C12Q1/6895;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苗艷榮 |
| 地址: | 31002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鑒定 水稻 半矮稈 基因 sd1 等位基因 分子 標記 方法 | ||
1.一種鑒定水稻半矮稈基因sd1等位基因的分子標記,其特征在于,該分子標記包括Sd1SNP和Sd1InDel,Sd1SNP由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引物對擴增得到,Sd1InDel由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引物對擴增得到;
SEQ ID NO.1:CGCGGTTTGTCCTTGTCG;
SEQ ID NO.2:AAATCGGCTTCTGTTCGTTCC;
SEQ ID NO.3:CGCACGGGTTCTTCCAGGTGT;
SEQ ID NO.4:CTCCAGGAGTTCCATGATCGTCAGC。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鑒定水稻半矮稈基因sd1等位基因的分子標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子標記Sd1SNP用于鑒定水稻半矮稈基因sd1第3外顯子上的第146位堿基發生C-G突變形成的等位基因;
所述的分子標記Sd1InDel用于鑒定水稻半矮稈基因sd1第1和第2外顯子處發生大片段缺失形成的等位基因。
3.一種水稻矮源基因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
以提取的水稻總DNA為模板,分別以擴增分子標記Sd1SNP和Sd1InDel的引物對進行PCR擴增;
Sd1SNP由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引物對擴增得到,Sd1InDel由SEQ ID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引物對擴增得到;
SEQ ID NO.1:CGCGGTTTGTCCTTGTCG;
SEQ ID NO.2:AAATCGGCTTCTGTTCGTTCC;
SEQ ID NO.3:CGCACGGGTTCTTCCAGGTGT;
SEQ ID NO.4:CTCCAGGAGTTCCATGATCGTCAGC;
對由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引物對擴增得到的產物進行Ncil酶切后電泳檢測,根據電泳檢測結果進行等位基因的鑒定:
若檢測結果只有一個486bp的條帶,則表明第146位堿基發生C-G突變;
若檢測結果有184bp和302bp的兩條帶,則表明第146位堿基未發生C-G突變;
對由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引物對擴增得到的產物進行電泳檢測,根據電泳檢測結果進行等位基因的鑒定:
若檢測結果為68bp的條帶,則表明水稻半矮稈基因sd1第1和第2外顯子處發生大片段缺失形成的等位基因;
若檢測結果為451bp的條帶,則表明水稻半矮稈基因sd1第1和第2外顯子處沒有發生大片段缺失形成的等位基因。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水稻矮源基因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146位堿基發生C-G突變,則說明其水稻矮源基因含有9311突變類型;若沒有發生該突變,提示其水稻矮源基因可以引入9311突變類型進行株高改良;
若第1和第2外顯子處發生大片段缺失,則說明其水稻矮源基因含有矮腳南特突變類型;若沒有發生該突變,提示其水稻矮源基因可以引入矮腳南特突變類型進行株高改良。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水稻矮源基因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CR擴增時PCR反應體系如下:
DNA模板1μl,2.5mM dNTPs 5μl,2×KOD buffer 12.5μl,10μM正向引物1μl,10μM反向引物1μl,1U/μl KOD酶0.5μl,H2O4μl;
PCR反應條件為:94℃預變性5min;94℃變性60sec,65℃退火60sec,72℃延伸120sec,共34個循環;最后72℃延伸10min。
6.權利要求1所述的鑒定水稻半矮稈基因sd1等位基因的分子標記在培育矮稈水稻品種或品系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揚州大學,未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揚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9639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