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制備方法及生產線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76250.2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165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堯;霍亭亭;倪志春;魏青竹;連維飛;胡黨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騰暉光伏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1/18 | 分類號: | H01L31/1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李萍 |
| 地址: | 215542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硅片背面 硅太陽能電池 硅片 掩膜 種晶 去除 光電轉換效率 硅片正面 拋光效果 拋光 鈍化膜 潔凈度 酸拋光 制絨 清洗 擴散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制備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驟:A制絨;B在硅片正面鍍掩膜;C對硅片背面進行堿拋光;D清洗;E去除步驟B制備的掩膜;F擴散制備P?N結;G將硅片的除正面外的其它部位上的P?N結去除,并對硅片背面進行酸拋光;H制備硅片背面的鈍化膜。本硅片背面拋光效果較好且潔凈度較好,提升光電轉換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晶硅太陽能電池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晶硅太陽能電池制造工藝中,傳統的單晶PERC電池(鈍化發射極背面接觸電池)背拋光采用鏈式硝酸進行酸拋,拋光后反射率為30%左右。然而,現有的背面酸拋技術具有如下缺點:反射率不夠高,背表面較粗糙,入射光利用率不高,且粗糙的背表面影響背面鈍化效果。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制備方法,硅片背面拋光效果較好且潔凈度較好,提升光電轉換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制備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驟:A制絨;B在硅片正面鍍掩膜;C對硅片背面進行堿拋光;D清洗;E去除步驟B制備的掩膜;F擴散制備P-N結;G將硅片的除正面外的其它部位上的P-N結去除,并對硅片背面進行酸拋光;H制備硅片背面的鈍化膜。
進一步地,步驟B中的掩膜為氮化硅膜或氧化鋁膜。
進一步地,步驟C中采用氫氧化鈉對硅片背面進行堿拋光。
進一步地,步驟D中,硅片先通過20~25℃ 氫氟酸清洗,再通過30~80℃ 氨水、雙氧水、水清洗,之后通過65~85℃ 鹽酸、雙氧水、水清洗。
更進一步地,步驟D中,使硅片依次通過盛有氫氟酸的第一清洗槽,盛有氨水、雙氧水、水的第二清洗槽及盛有鹽酸、雙氧水、水的第三清洗槽。
進一步地,步驟E中采用氫氟酸去除所述掩膜。
進一步地,步驟G中,通過刻蝕工藝,采用硝酸溶液去除邊緣P-N結及背面拋光。
進一步地,所述制備方法還包括步驟G之后的如下步驟:在背面鈍化膜上層疊氮化硅覆蓋膜;硅片正面制備氮化硅減反射及鈍化膜;將硅片背面激光開槽,并絲網印刷制備正負電極。
進一步地,硅片依次通過制絨設備、PECVD鍍膜設備后進入堿拋光槽。
本發明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生產線,所述生產線采用如上所述的晶硅太陽能電池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中,在擴散之前先對硅片進行堿拋光,然后結合擴散之后的酸拋光,改善了硅片背面的拋光效果,使得硅片背表面更加平整,提高入射光反射率,更好利用入射光;也使得背面鈍化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一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制備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一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生產線的示意圖;
圖3為圖2中清洗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騰暉光伏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騰暉光伏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7625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31-00 對紅外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敏感的,并且專門適用于把這樣的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或者專門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控制的半導體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導體本體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轉換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輻射控制通過該器件的電流的,例如光敏電阻器
H01L31-12 .與如在一個共用襯底內或其上形成的,一個或多個電光源,如場致發光光源在結構上相連的,并與其電光源在電氣上或光學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