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彎管機中的夾模驅動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1268021.6 | 申請日: | 2018-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338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興宇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7/00 | 分類號: | B21D7/00;B21D37/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黃春松;陶一萌 |
| 地址: | 215628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銷軸 彎管臂 夾模 四連桿機構 夾緊油缸 夾模座 夾模驅動裝置 彎管機 管材 鉸接 彎管 驅動 工作效率 脫模工位 活塞桿 翻轉 避讓 工位 脫模 成型 | ||
本發(fā)明公開了彎管機中的夾模驅動裝置,包括設置有夾模的夾模座,位于夾模座下方的夾緊油缸,在夾模座上固設有兩根第一銷軸,分別為靠近彎管臂內側的內第一銷軸和靠近彎管臂外側的外第一銷軸,在彎管臂上分別固設有兩根第二銷軸,分別為靠近彎管臂內側的內第二銷軸和靠近彎管臂外側的外第二銷軸,兩根第一銷軸和兩根第二銷軸上鉸接設有四連桿機構,四連桿機構與夾緊油缸的活塞桿相鉸接,夾緊油缸能驅動四連桿機構使夾模座上的夾模到達夾模工位或脫模工位,夾緊油缸驅動四連桿機構脫模時能使夾模避讓管材翻轉時已成型的彎曲部分。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彎管過程中管材不會與夾模發(fā)生碰撞、并能提高彎管的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彎管機設備領域,尤其涉及彎管機中的夾模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在彎管機中,彎管臂固定連接在彎管機中的彎管主軸上,輪模設置在主軸的頂部,夾模通過夾模座設置于彎管臂中的水平導軌上,夾模座與安裝于彎管臂上的夾模驅動裝置——夾緊油缸相連接,夾模座及夾模能在安裝于彎管臂上的夾緊油缸的驅動下沿著水平導軌移動而靠近輪模直至到達合模工位、或者遠離輪模直至到達脫模工位。當需要將待彎管材在不同的平面內連續(xù)彎曲而加工成立體彎時,通常是先將待彎管材的一端放置于彎管機中的送料機構,由送料機構將待彎管材的待彎曲部位送到輪模與夾模之間,然后啟動夾緊油缸,由夾緊油缸推動夾模座及其上的夾模沿水平導軌平移而靠近輪模直至到達合模工位,使待彎管材被夾緊在輪模和夾模之間,接著再使驅動機構驅動彎管主軸向外轉動,同步帶動輪模及彎管臂向外轉動,彎管臂在向外轉動的過程中會同步帶動夾模向外轉動,使輪模及夾模同步轉動,直至將被夾模與輪模夾緊的管材彎曲成型,再停止彎管主軸轉動,接著再啟動夾緊油缸反向動作,推動夾模沿水平導軌遠離輪模直至到達脫模工位,從而松開被夾模與輪模夾緊的管材,然后再使管材翻轉一定角度,準備進行下一次彎管操作。但是由于夾模在合模和脫模的過程中始終沿著水平導軌進行水平移動,夾模在脫模后仍然位于與輪模相同高度的位置,使得彎曲的管材在翻轉過程中,管材上已加工成型的彎曲部分會與夾模發(fā)生碰撞,這一方面會影響后道彎管工序的正常進行,并且還常常需要人工進行干涉,降低了彎管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碰撞后易使管材表面發(fā)生凹陷或變形,從而影響最終彎管產品的質量。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將提供一種在彎管過程中管材不會與夾模發(fā)生碰撞、并能提高彎管工作效率的彎管機中的夾模驅動裝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彎管機中的夾模驅動裝置,在彎管機的彎管臂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夾模的夾模座,夾模設置在夾模座上,在彎管臂上鉸接設置有夾緊油缸,夾緊油缸位于夾模座的下方,在夾模座上固定設置有兩根第一銷軸,分別為靠近彎管臂內側的內第一銷軸和靠近彎管臂外側的外第一銷軸,在彎管臂上分別固定設置有兩根第二銷軸,分別為靠近彎管臂內側的內第二銷軸和靠近彎管臂外側的外第二銷軸,在兩根第一銷軸和兩根第二銷軸上鉸接設有四連桿機構,四連桿機構與夾緊油缸的活塞桿相鉸接,夾緊油缸的活塞桿伸長時能通過四連桿機構驅動固定設置在夾模座上的兩根第一銷軸向上并同時向內移動,從而使夾模座向上并同時向內移動,使夾模座上的夾模與輪模靠近直至到達合模工位;夾緊油缸的活塞桿回縮時能通過四連桿機構驅動固定設置在夾模座上的兩根第一銷軸向外并同時向下移動,從而使夾模座向外并同時向下移動,使夾模座上的夾模向外并同時向下移動而離開輪模直至到達脫模工位,夾模在脫模的過程中向下移動后能避讓管材翻轉時管材上已成型的彎曲部分,從而防止管材上已成型的彎曲部分與夾模發(fā)生碰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興宇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興宇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6802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