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合金鋼棒材的光亮材制造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67514.8 | 申請日: | 2018-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977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金浩;劉超群;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1/18 | 分類號: | B21B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劉春成;榮紅穎 |
| 地址: | 2501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合金鋼 光亮 制造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冶金行業特殊鋼生產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合金鋼棒材的光亮材制造方法。所述系統包括依次連接、均延軋制中心線依次布置的:加熱裝置,高壓除磷裝置,粗軋裝置,中軋裝置,第一穿水冷卻裝置,精軋裝置,第二穿水冷卻裝置,減定徑裝置,第三穿水冷卻裝置,緩冷裝置,矯直裝置,扒皮裝置。本發明是一種在線制造的光亮材制造方法簡化了中間環節,節省人力、節省時間,提升效率;本發明得到的合金鋼棒材表面無氧化皮覆蓋,提高客戶鍛造加工的便捷性,同時能夠避免由于殘留附著的氧化皮導致產生鍛造加工的缺陷,提高成材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冶金行業特殊鋼生產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合金鋼棒材的光亮材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汽車及工程機械制造行業獲得發展,帶動了下游零部件加工行業的發展,對于原材料的質量升級也越來越迫切。普通圓鋼表面由于Fe原子由內部向外部擴散,而O原子由外部向內部擴散,外層氧的濃度大,鐵的濃度小,生成鐵的高價氧化物,內層鐵的濃度大,而氧的濃度小,生成氧的低價氧化物。所以氧化鐵皮的結構是分層的。
但是,根據鋼的成分的不同,形成的氧化鐵皮的特性也不同。比如對于Si含量較高或中等的鋼(如:4Cr5MoSiV1模具鋼),由于鐵皮中氣孔直徑大,空冷時的裂紋容易在氧化鐵皮厚度中間停止,除鱗時裂紋與基底金屬相平等傳播,導致基底金屬側的氧化鐵皮易殘留下來,所以氧化鐵皮剝離性不好。而對于Si含量≤0.05%的C-Mn鋼,氧化鐵皮中氣孔小,分布比較均勻,由空冷引起的熱應力使氧化鐵皮產生裂紋,低Si鋼氧化鐵皮中由于氣孔小,應力松弛緩小,裂紋就沿氣孔擴展到基底金屬界面。除鱗時,熱應力就在氧化鐵皮和基底金屬界面作為剪切力起作用,使氧化鐵皮從基底金屬上剝離開。
目前對于Si含量較高或中等的合金鋼圓鋼,由于其表面形成的氧化鐵皮不易脫落,以致后期成形的成品進入客戶端之后,對其進行鍛造加工過程中,由于氧化鐵皮形成的缺陷會繼續擴展延伸,影響最終產品的性能,尤其在閥或者軸承類的零部件中,對產品性能的影響更為明顯。另外,目前對于Mo、V含量中等或較高的鋼材(12Cr1MoV、 15/25CrMo)的制備過程中,氧化皮的形成也會影響產品的性能。
目前,對于氧化皮的處理,需要待到成品階段才對材料進行打磨或扒皮,增加了客戶的加工工序及成本。因此,對于鋼鐵生產企業,能夠直接向客戶提供一種合金鋼棒材的光亮材為目前領域內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合金鋼棒材的光亮材制造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合金鋼棒材的光亮材的制備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加熱裝置,高壓除鱗裝置,粗軋裝置,中軋裝置,第一穿水冷卻裝置,精軋裝置,第二穿水冷卻裝置,減定徑裝置,第三穿水冷卻裝置,緩冷裝置,矯直裝置,扒皮裝置;上述各個裝置均延軋制中心線依次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6751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