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交聯多孔聚離子液體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258884.5 | 申請日: | 2018-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007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梁學正;施映霞;程欲曉;顧中怡;馬偉鑫;紀邵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文理學院;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業品與原材料檢測技術中心 |
| 主分類號: | C08F126/02 | 分類號: | C08F126/02;C08J9/26;B01J31/06;B01J35/10;C07C253/30;C07C255/41;B01D53/18;C02F1/00;C08L3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程志軍 |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交聯 多孔 離子 液體 材料 制備 方法 及其 應用 | ||
1.一種超交聯多孔聚離子液體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烯基叔胺與二氯亞砜進行季銨化,所述二氯亞砜與烯基叔胺的摩爾比為1:2,形成剛性雙烯離子液體單體,并通過離子交換引入配陰離子,接著,在氯化鋅/氯化鉀復合熔鹽體系中進行離子熱聚合,所述熔鹽中氯化鋅/氯化鉀的質量比為100∶3~35,得到超交聯多孔聚離子液體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交聯多孔聚離子液體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烯基叔胺為4-乙烯吡啶、2-乙烯吡啶、2-乙烯咪唑、三烯丙胺中的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交聯多孔聚離子液體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離子交換將鹵素離子交換成四氟硼酸根、六氟磷酸根、二氰胺根、三氟甲磺酸根、雙三氟甲磺酰亞胺根離子中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超交聯多孔聚離子液體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以下的具體步驟:
步驟一,剛性雙烯離子液體單體的制備;
將烯基叔胺加入乙酸乙酯或四氫呋喃,配成40%的溶液后,進行冰水浴冷卻,加入阻聚劑,阻聚劑用量為總質量的1%,在5℃以下進行攪拌,緩慢滴加二氯亞砜,二氯亞砜的用量為烯基胺物質的量的一半,在60min左右滴完,滴加完成后,使其自動升溫至室溫反應1~6h后,繼續升溫至60℃反應5~24h,依次用乙酸乙酯、乙醚進行洗滌3次后,在60℃進行真空干燥,得剛性雙烯離子液體單體,將剛性雙烯離子液體單體溶于有機溶劑,單體與溶劑質量比為1:20~50,加入含配陰離子鹽中進行交換,鹽的摩爾用量為單體的1.5倍,在25~80℃下加熱攪拌,并加入1%的阻聚劑,交換后過濾除去相應鹽,重復交換3次,減壓脫除溶劑得相應配陰離子的剛性雙烯離子液體單體;
步驟二,多孔聚離子液體材料制備;
將上述步驟一中制備的離子液體單體與氯化鋅/氯化鉀的質量比為100∶3~35的復合鹽進行研磨混合,在手套箱研磨30min以上,控制單體與熔鹽的質量百分比1∶5~35,加入引發劑過氧硫酸銨,用量為離子液體單體的1%,均勻混合后,轉入管式馬弗爐,在氮氣保護下,置于200~320℃下加熱聚合反應16~72h,冷卻至室溫,將凝膠產物加入10%的稀鹽酸中,進行加熱回流,去除熔鹽,所得聚離子液體依次用乙酸乙酯、乙醚洗滌3次,進行80℃烘箱中干燥12h,即得多孔聚離子液體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文理學院;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業品與原材料檢測技術中心,未經紹興文理學院;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業品與原材料檢測技術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5888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缺電子類烯烴自由基聚合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制備高抗沖共聚聚丙烯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