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趕黃草總黃酮含量測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13370.8 | 申請日: | 2018-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606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袁葉飛;白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1 | 分類號: | G01N21/3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46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趕黃草 總黃酮含量測定 標準曲線 藥用部位 吸光度 總黃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梯度標準溶液 中藥質量控制 待測液 對照品 提取物 顯色劑 波長 質量控制 合理性 | ||
本發明為趕黃草總黃酮含量測定方法,屬于中藥質量控制領域。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趕黃草(含莖、葉、花)及其莖、葉、花等不同藥用部位的總黃酮含量測定方法。該方法為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喬松素(或其7位羥基衍生物)為對照品,AlCl3為顯色劑,在310nm波長下,測定梯度標準溶液吸光度,建立標準曲線,再測定待測液吸光度,根據標準曲線計算趕黃草及其不同部位總黃酮含量,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更具有合理性,測得的趕黃草及其不同藥用部位總黃酮含量的結果更準確。本發明適用于以趕黃草或其不同部位為原料和提取物的質量控制。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質量控制領域,涉及一種趕黃草及其不同部位總黃酮的含量測定方法。
二、背景技術
趕黃草是虎耳草科扯根菜屬植物扯根菜Penthorum chinense pursh.的干燥地上部分,為苗族民間草藥,主產于四川、貴州、湖南等地,為瀘州古藺道地藥材。趕黃草又名扯根菜、水澤蘭、水楊柳、山黃鱔。趕黃草性平、味苦、微辛、無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退黃化濕、活血散瘀、利水消腫之功效,廣泛用于治療各型肝炎、膽囊炎、脂肪肝等。
趕黃草含黃酮類、木脂素類、香豆素類、苯乙酮類、鞣質類、三萜類、有機酸類、酯類和揮發油等化學成分,其中以黃酮類化合物居多,是其主要成分,也是其功效成分。趕黃草中的黃酮類化合物主要由喬松素及其苷、槲皮素及其苷、山奈酚及其苷、柚皮素及其苷等組成。趕黃草總黃酮具有抗氧化、抗肝纖維化、緩解體力疲勞、治療酒精性肝損傷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作用。
目前雖有趕黃草總黃酮的含量測定報道,但都是以蘆丁為對照,以NaNO2-Al(NO3)3-NaOH顯色,利用可見分光光度法,在510nm處測定吸光度,再通過蘆丁標準曲線計算趕黃草總黃酮的含量(1.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8):38-41;2.吉林畜牧獸醫,2018,39(6):5-9;3.瀘州醫學院學報,2010,33(4):370-372),該方法中趕黃草總黃酮的吸收光譜圖與蘆丁存在極大差異,而且最大吸收波長也不一致(圖1),因而其合理性及測定結果準確性有待商榷。
為使趕黃草總黃酮含量測定更具合理及結果更準確,本發明以喬松素(或其7位羥基衍生物)為對照,以AlCl3顯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趕黃草總黃酮含量測定方法。并對趕黃草(含莖、葉、花,下同)及其莖、葉、花等不同部位的總黃酮含量進行測定并比較,旨在為趕黃草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提供依據。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建立一種合理測定趕黃草總黃酮的含量方法。本發明方法簡便,準確,重復性好,為趕黃草及其不同部位質量控制提供了依據。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1.對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稱取喬松素(或其7位羥基衍生物)對照品12.5mg,加甲醇溶解,轉移至25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即得濃度為0.5mg·mL-1的對照品溶液。
2.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待檢藥材約1g至25mL圓底燒瓶中,加入10mL的55%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過濾,合并濾液,減壓濃縮,真空干燥得趕黃草提取物。提取物精密稱定,以甲醇溶解后,轉移至50mL容量瓶,加甲醇定容,即得供試品溶液。
3.標準曲線的繪制 分別精密移取喬松素(或其7位羥基衍生物)對照品溶液0.0,0.2,0.4,0.8,1.2,1.6,2.0mL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1mL的1%三氯化鋁甲醇溶液,甲醇定容至刻度,室溫放置10min,于310nm處測其吸光度,以濃度C(mg·mL)為橫坐標,吸光度A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進行線性回歸分析。
4.趕黃草及其不同部位總黃酮含量測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醫科大學,未經西南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1337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