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盾構密封套筒完成盾構機接收和轉體的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10927.2 | 申請日: | 2018-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191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6 |
| 發明(設計)人: | 翟世鴻;周泳濤;鞠義成;韓曉明;陳廣慶;鄭甲佳;劉聲樹;何源;陳培帥;許超;劉杰;楊擎;黃文杰;劉華;李家洋;楊志勇;胡乘愷;鐘涵;朱金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06 | 分類號: | E21D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王瑩 |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體 盾構機 鋼套筒 盾構密封 套筒 頂推油缸 盾構接收 費用開支 密封效果 施工工序 施工周期 轉體施工 洞門 施工 套入 推入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盾構密封套筒完成盾構機接收和轉體的施工方法,包括:1)套入,將盾構機推入鋼套筒內;2)轉體,鋼套筒在轉體頂推油缸組的推動下,實現轉體,直至實現鋼套筒轉體180°,從而實現盾構機的轉體。本發明解決現有盾構接收和轉體施工中存在的施工周期長、費用開支大、施工工序繁雜、洞門密封效果差等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盾構隧道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密封鋼套筒完成盾構機接收和轉體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盾構法在城市地鐵、市政隧道的建設中的到了廣泛應用。盾構機接收和轉體是采用盾構法施工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難度系數高、施工風險大的環節。
當采用傳統方式接收,盾構分塊較多導致盾構機拼裝時存在大量焊縫,洞門密封(密封鋼絲刷+簾幕橡膠板)易發生密封失效;管片脫出盾尾通過洞門密封時,管片與洞門密封間隙較大,且此時盾構推進又較慢,當降水不及時或在富水地層施工,工作井端頭土體在此間隙下易發生涌水、涌砂等風險;當采用冷凍法對端頭加固,雖然洞口不易出現涌水、涌砂風險,但是前期凍結周期長、費用開支大。當采用水下方式接收,盾構的接收和轉體工序花費時間較長,當工期緊張時不能滿足盾構到達施工的安全和盾構轉體的工期要求。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盾構接收和轉體施工中存在的施工周期長、費用開支大、施工工序繁雜、洞門密封效果差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密封鋼套筒完成盾構機接收和轉體的施工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用盾構密封套筒完成盾構機接收和轉體的施工方法,包括:
1)套入
將盾構機推入鋼套筒內;
2)轉體
鋼套筒在轉體頂推油缸組的推動下,實現轉體,直至實現鋼套筒轉體180°,從而實現盾構機的轉體。
優選的是,所述的用盾構密封套筒完成盾構機接收和轉體的施工方法,步驟2)中,在鋼套筒底部和側周焊接反力支撐牛腿,利用反力支撐牛腿實現轉體頂推油缸推動鋼套筒轉體。
優選的是,所述的用盾構密封套筒完成盾構機接收和轉體的施工方法,在步驟1)之前還包括:
A)前準備
在鋼套筒外部安裝反力架支撐體系;
在鋼套筒內填充填料,以模擬地層應力狀態;
B)盾構機到達前掘進
在盾構機挖掘貫通前150m、100m、50m和20m時四次對測量導向系統進行人工復核和姿態調整,以保證盾構機準確無誤地進入鋼套筒內。
優選的是,所述的用盾構密封套筒完成盾構機接收和轉體的施工方法,所述步驟1)具體包括:減小推力、控制扭矩,盾構機快速進入鋼套筒內,且之后,還需利用槽鋼對盾構機兩端附近管片進行拉緊;并時刻監控鋼套筒位移情況、壓力情況和應力情況,其中,應力控制值不超過支撐極限抗壓強度的60%;最后將洞門封堵,此時盾構機接收完成。
優選的是,所述的用盾構密封套筒完成盾構機接收和轉體的施工方法,在步驟1)和步驟2)之間還需將裝載有盾構機的鋼套筒進行整體平移處理,具體操作如下:
拆除鋼套筒與外界的連接約束,并且解除盾構機主機與臺車間連接;
在平移滑行區域涂抹油脂,使其表面光滑;
而鋼套筒底部有帶光滑塑料底板的油缸支承;
然后平移油缸組頂推鋼套筒,通過光滑底板在涂抹油脂的滑行區域滑移,從而實現將鋼套筒滑移,直至頂推平移至洞門轉體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109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