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距離測定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07982.6 | 申請日: | 2018-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966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古賀稔浩;日比野清司;春口隆;井手和久;井上雅臣;椎原正浩;梅林功一;熊丸康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1S17/08 | 分類號: | G01S17/08;G01S7/487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韓丁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例程 受光 距離測定裝置 檢測結果 近距離 遠距離 光檢測器 控制器 測距動作 檢測距離 檢測信號 激光源 投射光 檢測 照射 輸出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距離測定裝置,能夠不取決于到物體的距離地適當地檢測距離。距離測定裝置(1)具備:激光源(31)、光檢測器(38)和控制器(101)。控制器(101)在一個測距動作時基于從光檢測器(38)輸出的檢測信號,執行檢測物體處于遠距離的情況下的受光定時的遠距離例程和檢測物體處于近距離的情況下的受光定時的近距離例程,選擇基于遠距離例程的受光定時的檢測結果和基于近距離例程的受光定時的檢測結果的任意一個,基于選擇的檢測結果,計算到被照射投射光的物體為止的距離。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使用光來測定與物體的距離的距離測定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使用光來測定與物體的距離的距離測定裝置被搭載于各種設備。作為使用光的距離的測定方式,例如已知利用三角測量法的方式。在該方式中,基于光的射出方向與該光被物體反射的反射光的行進方向之間的角度,測量到物體的距離。但是,在該方式中,在到物體的距離較長的情況下,難以正確地測量距離。作為能夠抑制該問題的方式,能夠使用基于射出光到對反射光進行受光為止的時間(運行時間),來測定到物體的距離的方式。
以下的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一種基于運行時間來測定到物體的距離的距離測定裝置。在該距離測定裝置中,在向同一方向照射規定次數的激光的期間,對到此為止從受光部輸出的受光信號全部進行累計并計算累計信號。并且,若累計信號的峰值被判定為是通過來自反射物體的反射光而產生的,則即使在規定次數的激光的照射進行的中途,也停止激光的照射。由此,能夠防止不必要地照射激光的情況。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國專利第4894360號公報
在基于運行時間來測定到物體的距離的距離測定裝置中,需要適當地檢測從物體反射的反射光的受光定時。但是,距離測定裝置受光的反射光的光量與到物體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地衰減。因此,若到物體的距離變長,則反射光的檢測信號變小,由于內部雜散光、外部光、噪聲等的影響,難以適當地檢測反射光的受光定時。
發明內容
鑒于該問題,本公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不取決于到物體的距離地、適當地檢測距離的距離測定裝置。
本公開的主要方式涉及一種距離測定裝置。該方式所涉及的距離測定裝置具備:光源,射出測距用的投射光;光檢測器,對從測距區域反射的反射光進行受光;和控制器。這里,所述控制器在一個測距動作時,基于從所述光檢測器輸出的檢測信號,執行檢測物體處于遠距離的情況下的受光定時的遠距離例程、和檢測物體處于近距離的情況下的受光定時的近距離例程,選擇基于所述遠距離例程的所述受光定時的檢測結果和基于所述近距離例程的所述受光定時的檢測結果的任意一個,基于選擇的所述檢測結果,計算到被照射所述投射光的物體為止的距離。
通過本方式所涉及的距離測定裝置,選擇遠距離例程的檢測結果和近距離例程的檢測結果的任意一個來計算到物體的距離,因此能夠不取決于到物體的距離地、適當地檢測到物體的距離。
如以上那樣,通過本公開所涉及的距離測定裝置,能夠不取決于到物體的距離地、適當地檢測距離。
本公開的效果乃至意義通過以下所示的實施方式的說明更加明確。但是,以下所示的實施方式僅僅是將本公開實施化時的一個示例,本公開并不限制于以下的實施方式所述的任意方式。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距離測定裝置的結構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使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部與旋轉部分離的狀態的距離測定裝置的結構的立體圖。
圖3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距離測定裝置的結構的剖視圖。
圖4A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束器的結構的俯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未經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0798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