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抓取后橋殼焊接總成及焊接工件的抓手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68412.0 | 申請日: | 2018-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765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小林;余文濤;覃玉龍;鄭增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15/02 | 分類號: | B25J15/02;B25J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遠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曉波 |
| 地址: | 545007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齒條 氣缸 抓手 抓取 驅動 齒條嚙合 第二夾部 第一夾部 焊接工件 焊接總成 間隔布置 左右移動 后橋殼 活塞桿 齒輪 便于安裝 制造成本 同步性 抓力 緊湊 延伸 維護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抓取后橋殼焊接總成及焊接工件的抓手,該抓手包括左右間隔布置的第一夾部和第二夾部以及驅動兩者的驅動部;驅動部包括第一氣缸、第二氣缸、齒輪以及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間隔布置,齒輪位于兩者之間,且一側與第一齒條嚙合、另一側與第二齒條嚙合;第一氣缸的活塞桿與第一齒條相連,以驅動第一齒條左右移動,第一夾部與第一齒條相連;第二氣缸的活塞桿與第二齒條相連,以驅動第二齒條左右移動,第二夾部與第二齒條相連。該抓手,同步性好、便于控制、抓力大、抓取可靠性高、整體結構簡單緊湊,便于安裝與維護,且制造成本低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后橋殼焊接工裝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抓取后橋殼焊接總成及焊接工件的抓手
背景技術
后橋殼是汽車上的關鍵部件。目前,后橋殼一般是由橋殼中段、軸管和法蘭等工件焊接而成,焊接總成的重量高達25Kg左右。
傳統的焊接過程中,一般是人工將焊接工件搬上或搬下傳送帶,存在勞動強度大、搬運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的問題。目前,為解決該問題,采用搬運機器人完成后橋殼焊接過程的上下料逐漸受到行業關注。
但是,采用搬運機器人完成后橋殼焊接過程的上下料,需要為搬運機器人配備抓手,但是,現有技術中,配置的抓手存在抓力不足、結構復雜、安裝繁瑣、維護成本高等弊端。
有鑒于此,開發一種能夠用于抓取后橋殼焊接總成及焊接工件的抓手,使其具有足夠的抓力、結構簡單、便于安裝維護,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抓取后橋殼焊接總成及焊接工件的抓手,所述抓手包括左右間隔布置的第一夾部和第二夾部,還包括驅動兩者的驅動部;所述驅動部包括第一氣缸、第二氣缸、齒輪以及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
所述第一齒條和所述第二齒條間隔布置,所述齒輪位于兩者之間,且一側與所述第一齒條嚙合、另一側與所述第二齒條嚙合;所述第一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第一齒條相連,以驅動所述第一齒條左右移動,所述第一夾部與所述第一齒條相連;所述第二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第二齒條相連,以驅動所述第二齒條左右移動,所述第二夾部與所述第二齒條相連。
該抓手的工作過程為:
第一氣缸的活塞桿帶動第一齒條向右移動,第一夾部隨之向右移動,同時,第二氣缸的活塞桿帶動第二齒條向左移動,第二夾部隨之向左移動,以此夾緊待搬運的后橋殼焊接總成或后橋殼焊接工件。
第一氣缸的活塞桿帶動第一齒條向左移動,第一夾部隨之向左移動,同時,第二氣缸的活塞桿帶動第二齒條向右移動,第二夾部隨之向右移動,以此松開后橋殼焊接總成或后橋殼焊接工件。
如上設置,由于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均與同一個齒輪嚙合,因此,不論兩活塞桿的移動速度是否一致,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始終能夠保持同步運動(速度大小一致、方向相反),相應的,第一夾部和第二夾部也始終保持同步運動,由此便于控制,利于控制部件的簡化。
而且,如上設置,抓力始終為兩個氣缸的推力之和,從而可以提供較大的抓力。并且,利用氣缸作為驅動源,相比其他形式的驅動源,控制、安裝與維護均更加簡便。
可選地,所述抓手還包括殼部;所述殼部設置有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導向槽和第二導向槽,所述第一導向槽和所述第二導向槽前后間隔布置,所述第一齒條嵌于所述第一導向槽,所述第二齒條嵌于所述第二導向槽。
可選地,所述殼部還設置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沿上下方向貫通所述殼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導向槽和所述第二導向槽之間;所述安裝孔的上部安裝有上法蘭軸承、下部安裝有下法蘭軸承;所述齒輪位于所述安裝孔內,且上端支撐于所述上法蘭軸承、下端支撐于所述下法蘭軸承。
可選地,所述齒輪的下端與所述下法蘭軸承之間還設置自潤滑軸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未經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684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發動機缸體的無傷抓取裝置
- 下一篇:一種機械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