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茶菌菌膜酶解物的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64911.2 | 申請日: | 2018-10-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683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5 |
| 發明(設計)人: | 梁鵬云;陳銘海;黃強;吳慶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寧潤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P1/02 | 分類號: | C12P1/02;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0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酶解物 紅茶菌菌膜 紅茶菌 工藝生產 酶解 干燥環節 澄清度 滅菌 均質 色度 化妝品 生產 保留 應用 | ||
本發明一種紅茶菌菌膜酶解物的生產方法,以及通過該工藝生產的紅茶菌菌膜酶解產品。紅茶菌膜先經均質、滅菌、酶解、絮凝和干燥環節后獲得酶解物。通過本發明的工藝生產的紅茶菌酶解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水溶液色度低和澄清度好,且保留紅茶菌獨特的風味。可廣泛應用于食品、生物和化妝品等行業。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紅茶菌菌膜酶解物的生產方法,以及通過該工藝生產的紅茶菌菌膜酶解物產品。
背景技術
紅茶菌發酵液俗稱為“胃寶”,是一種對人體有多種保健作用的健康飲品。近年來,發達國家對紅茶菌的研究不斷深入,研究結果表明紅茶菌具有解毒抗癌和增強機體免疫力等功能。
紅茶菌菌膜外形與海蜇皮相似,是細菌粘附在物體表面生長時形成致密而復雜的群落結構。經研究證實,紅茶菌菌種都是由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三類組成,是理想的多糖和蛋白來源。目前,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對家紅茶菌菌膜的利用率較高,處理成本較低。但國內企業對紅茶菌菌膜的研究尚是空白,很多紅茶菌飲料生產企業把菌膜當廢品處理,造成資源的浪費。本發明通過研究發明了一種紅茶菌菌膜酶解物的生產方法,主要用于菌膜酶解物生產,應用于食品、生物、發酵和化妝品等行業,實現資源的再利用,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紅茶菌菌膜通過預處理后酶解工藝生產一種高品質的紅茶菌酶解液的方法。
本發明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紅茶菌菌膜,加入菌膜重量的5倍水,用膠體磨均質;
(2)對步驟(1)所得紅茶菌菌膜均質液進行滅菌活處理,度為95℃~100℃,保持時間30min;
(3)對滅菌活后的菌膜均質液,調節適當pH 6,加入溶液重量的0.5%酵母粉,溫度30℃,攪拌3h,然后升溫60℃,加入溶液重量的0.3%復合酶,保持攪拌12~18h;
(4)將水解液進行滅酶活處理,冷卻,加入絮凝劑輔助沉淀,靜置,取上清液濃縮,噴霧干燥,得到淡黃色粉末。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實施例。
實施例1
取新鮮的紅茶菌菌膜5 kg,先粉碎機粉碎,加入5倍重量的去離子水,膠體磨均質20min;稀NaOH溶液調節pH 5~6,靜置分層,倒出上清液備用,沉淀物部分加熱至沸騰,保持沸騰10 min;把上述的上清液加入滅菌活后溶液中,靜置冷卻至30℃,加入活化后的面包酵母0.5%(以溶液計)保溫攪拌3 h;升溫至60℃,加入0.5%復合酶1(水解酶:風味酶=0.45%:0.05%),保溫酶解15~18h;升溫80℃滅酶活30 min,得到酶解乳濁液;攪拌中加入0.08%的絮凝劑,靜置分層,取上清液濃縮至固含量在20%,即為紅茶菌菌膜酶解液。
實施例2
取新鮮的紅茶菌菌膜5 kg,先粉碎機粉碎,加入5倍重量的去離子水,膠體磨均質20min;稀NaOH溶液調節pH 5~6,靜置分層,倒出上清液備用,沉淀物部分加熱至沸騰,保持沸騰10 min;把上述的上清液加入滅菌活后溶液中,靜置冷卻至30℃,加入活化后的面包酵母0.5%(以溶液計);升溫至60℃,加入0.5%復合酶1,保溫酶解10~13h;升溫80℃滅酶活30min,得到酶解乳濁液;攪拌中加入0.08%的絮凝劑,靜置分層,取上清液濃縮至固含量在20%,即為紅茶菌菌膜酶解液;該工藝可以提高氨基態氮10%。
實施例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寧潤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寧潤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6491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