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電機動力驅動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55736.0 | 申請日: | 2018-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344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5 |
| 發明(設計)人: | 賴來斌;徐明芳;路海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安耐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02 | 分類號: | B60K1/02;B60K17/08 |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徐琳淞 |
| 地址: | 215600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入軸 輸入齒輪組 雙電機 電機 中間軸 動力驅動系統 電機控制器 減速齒輪組 中間軸傳動 變速機構 驅動系統 輸出組件 殼體 驅動模式 雙輸入軸 同軸設置 運行效率 單電機 最優化 傳動 平行 驅動 配合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電機動力驅動系統,包括第一電機、第二電機、變速機構和電機控制器;變速機構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殼體中的第一輸入軸、第二輸入軸、中間軸、第一輸入齒輪組、第二輸入齒輪組、減速齒輪組和輸出組件;第一輸入軸與第二輸入軸為同軸設置;中間軸平行于第一輸入軸和第二輸入軸;第一輸入軸通過第一輸入齒輪組與中間軸傳動;第二輸入軸通過第二輸入齒輪組與中間軸傳動;中間軸通過減速齒輪組與輸出組件傳動;電機控制器用于分別控制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的轉速。本發明結構巧妙,雙電機驅配合雙輸入軸的設計,使驅動系統可選擇不同單電機或雙電機進行驅動,能夠對驅動模式進行切換,實現驅動系統運行效率的最優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汽車領域,具體是一種雙電機動力驅動系統。
背景技術
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近年來迅猛發展。現今的純電動汽車驅動系統構型基本都采用單電機結合單齒輪速比驅動方式,這種驅動系統構型采用單一的減速比、單一的驅動電機,其驅動電機轉速與車速成一固定比例關系,采用控制電機速度變化的方式來驅動車輛改變車速,其缺點明顯:為保證車輛的動力性能,驅動電機功率富余量大,僅在爬大坡加速或急加速時才會短時用到電機的峰值功率儲備,此時帶來的問題是,車輛正常行駛時,驅動電機轉速較最高轉速低,轉矩較當前轉速下最大轉矩值小很多,因而車輛運行時長期處于電機的低效率區,無法充分利用電機高效區;由于其驅動系統構型的單一電機及固定單一減速比,也無法通過調整電機功率、速比大小等方式來滿足驅動系統運行高效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傳動效率高、可通過電機和減速比的優化匹配來滿足驅動系統高效運行的動力構型的,在滿足車輛性能需求的同時使電機高效區得到充分利用的雙電機動力驅動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傳動效率高、可通過電機和減速比的優化匹配來滿足驅動系統高效運行的動力構型的,在滿足車輛性能需求的同時使電機高效區得到充分利用的雙電機動力驅動系統。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電機動力驅動系統,包括第一電機、第二電機、變速機構和電機控制器;所述變速機構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殼體中的第一輸入軸、第二輸入軸、中間軸、第一輸入齒輪組、第二輸入齒輪組、減速齒輪組和輸出組件;所述第一輸入軸與第二輸入軸為同軸設置;所述中間軸平行于第一輸入軸和第二輸入軸;所述第一輸入軸通過第一輸入齒輪組與中間軸傳動;所述第二輸入軸通過第二輸入齒輪組與中間軸傳動;所述中間軸通過減速齒輪組與輸出組件傳動;所述電機控制器用于分別控制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的轉速。
所述第一電機與第二電機同軸設置;所述第一電機的轉軸通過第一花鍵與變速機構的第一輸入軸連接;所述第二電機的轉軸通過第二花鍵第二輸入軸連接。
所述變速機構的第一輸入齒輪組包括第一輸入主動齒輪和第一輸入被動齒輪;所述第一輸入主動齒輪和第一輸入被動齒輪分別固定在第一輸入軸和中間軸上,并且第一輸入主動齒輪與第一輸入被動齒輪嚙合。
所述變速機構的第二輸入齒輪組包括第二輸入主動齒輪和第二輸入被動齒輪;所述第二輸入主動齒輪和第二輸入被動齒輪分別固定在第二輸入軸和中間軸上,并且第二輸入主動齒輪與第二輸入被動齒輪嚙合。
所述變速機構的第一輸入齒輪組的速比與第二輸入齒輪組的速比相同。
所述變速機構的第一輸入齒輪組的速比與第二輸入齒輪組的速比不相同。
所述變速機構的減速齒輪組包括主動減速齒輪和被動減速齒輪;所述主動減速齒輪固定在中間軸上;所述被動減速齒輪與主動減速齒輪嚙合,并且被動減速齒輪傳動輸出組件。
所述變速機構的輸出組件包括差速器、左輸出軸和右輸出軸;所述差速器的輸入端與減速齒輪組的被動減速齒輪固定;所述左輸出軸和右輸出軸分別連接在差速器的兩個輸出端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安耐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安耐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557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