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燈的氣密點亮檢測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149563.1 | 申請日: | 2018-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560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孫冰杰;姚雷鳴;盧興強;張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金業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02 | 分類號: | G01M3/02;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匯誠永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闖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燈 氣密 點亮 檢測 設備 | ||
本發明所公開的一種車燈的氣密點亮檢測設備,機柜的內腔中通過一隔板形成有工作腔和收納腔,隔板上設有觀察口,收納腔內安裝有自動增壓氣泵、氣密泄漏檢測儀和與觀察口位置對應的監控檢測攝像頭;工作腔內設有夾具和升降機構,且夾具包括對燈具充氣和接口對插電連接的上模、以及用于定位燈具的下模,下模固定在隔板上,上模與升降機構固定相連,下模上設有與觀察口位置對應的???,合模后燈具被上模和下模定位夾緊;氣密泄漏檢測儀的進氣口和出氣口分別通過管路與自動增壓氣泵和上模的充氣部位密封相連;其結構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產品的生產效率和合格率提升,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提升檢時的安全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車燈的氣密性、是否能全部一次性均勻點亮進行檢測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車燈的氣密點亮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在對汽車燈具進行氣密性、光型、亮度和光色檢測時,將燈具逐個放置在檢測桌臺上采用專業檢測人員進行氣密性檢測,人工對氣密性檢測完畢后,通過轉運車轉運至另一檢測桌臺上采用專業檢測人員使用手動調光機對燈具的光型、亮度和光色進行人工眼鏡目測實現檢測;上述檢測方式在大批量檢測工作時需要大量人工,從而增加了企業生產時的人工成本,而且需要較大工作場地才能滿足大批量檢測的需求,從而使得企業的用地成本增加,大大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成本、管理成本,增加了企業的負擔,而且人工單獨檢測的工作效率也相對較低,同時在檢測燈具采用目測形式很容易在檢測時產生誤差,使得產品的合格率降低,以致于上述檢測方式非常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另外燈具接口對插采用人工手部對插,由于插頭的電流和電壓均較大(直接觸碰電源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在對插時稍有不慎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對員工安全得不到保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設計的一種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產品的生產效率和合格率提升,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提升檢時的安全性能的一種車燈的氣密點亮檢測設備。
本發明所設計的一種車燈的氣密點亮檢測設備,包括機柜以及安裝在機柜側部的PLC控制器和報警裝置,機柜的內腔中通過一隔板形成有工作腔和收納腔,隔板上設有觀察口,收納腔內安裝有自動增壓氣泵、氣密泄漏檢測儀和與觀察口位置對應的監控檢測攝像頭,監控檢測攝像頭攝取的圖像輸入至PLC控制器內的檢測系統進行檢測判斷燈具的光型、亮度、光色、以及是否同時點亮;工作腔內設有夾具和升降機構,且夾具包括對燈具充氣和接口對插電連接的上模、以及用于定位燈具的下模,下模固定在隔板上,上模與升降機構固定相連,下模上設有與觀察口位置對應的模孔,合模后燈具被上模和下模定位夾緊,以實現燈具的充氣后氣密性檢測和是否燈珠全部點亮的檢測;氣密泄漏檢測儀的進氣口和出氣口分別通過管路與自動增壓氣泵和上模的充氣部位密封相連;氣密泄漏檢測儀、自動增壓氣泵、監控檢測攝像頭和報警裝置均與PLC控制器相連并受其控制。
進一步優選,還包括供監控檢測攝像頭進行全面掃描檢測燈珠是否全部點亮的兩軸位移機構;兩軸位移機構包括固定在收納腔內的支架、縱向平移電缸和橫向平移電缸,縱向平移電缸固定在支架上,橫向平移電缸固定在縱向平移電缸的滑塊上,監控檢測攝像頭固定在橫向平移電缸的滑塊,縱向平移電缸和橫向平移電缸與PLC控制器相連并受其控制。
進一步優選,下模包括定位固定于隔板頂面的底板、下模塊一和下模塊二,底板上設有與觀察口對應檢測孔,檢測孔兩端固定有卡位塊,下模塊一的兩端底部具有卡位槽,下模塊一位于檢測孔的位置上,且卡位塊卡入卡位槽內;下模塊二固定在下模塊一上,下模塊一和下模塊二均設有與檢測孔位置對應的模孔,燈具抽入??變冗M行定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金業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金業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495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