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校驗方法、自動駕駛汽車和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43643.6 | 申請日: | 2018-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636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矩華;陳婷;潘濤;王鑫玥;謝孟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W50/00 | 分類號: | B60W50/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國 |
| 地址: | 545007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安全校驗 自動駕駛 控制器 汽車 存儲介質 校驗請求 發送 控制器控制 控制指令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校驗方法、自動駕駛汽車和存儲介質,應用于控制器,所述自動駕駛汽車還包括執行器,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校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所述控制器發送校驗請求至所述執行器,以使控制所述執行器根據所述校驗請求對所述控制器進行安全校驗;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執行器發送的安全校驗結果。本發明能夠在控制器控制執行器執行控制指令前,使執行器能夠對控制器進行安全校驗,通過安全校驗對控制器進行確認,從而提升自動駕駛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校驗方法、自動駕駛汽車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傳感器技術和電子計算技術的不斷進步,汽車技術也在向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無人駕駛技術便是其中的熱門技術之一。
目前各大汽車生產商都有涉及自動駕駛,現有自動駕駛技術大多依賴車輛原有的CAN網絡,使得控制器和執行器之間的通訊通過CAN網絡連接,執行器在收到了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后開始執行,實現自動駕駛的功能。但現有技術在實現自動駕駛功能時并沒有完整考慮車內的自動駕駛操作的安全問題,執行器未對控制器進行安全校驗,第三方的控制器如果獲取CAN網絡通訊矩陣,也能通過CAN網絡與執行器連接,進而對車輛上的執行器進行控制,在自動駕駛時極易產生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校驗方法、自動駕駛汽車和存儲介質,旨在解決現有的自動駕駛未進行安全校驗,易產生隱患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校驗方法,所述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校驗方法應用于控制器,所述自動駕駛汽車還包括執行器,所述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校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所述控制器發送校驗請求至所述執行器,以使控制所述執行器根據所述校驗請求對所述控制器進行安全校驗;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執行器發送的安全校驗結果。
可選地,所述控制所述執行器根據所述校驗請求對所述控制器進行安全校驗的步驟包括: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執行器響應所述校驗請求后反饋的隨機碼;
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隨機碼獲取第一校驗碼;
所述控制器發送所述第一校驗碼至所述執行器,以使控制所述執行器根據所述第一校驗碼以及所述執行器計算的第二校驗碼,對所述控制器進行安全校驗。
可選地,所述控制器發送所述第一校驗碼至所述執行器,以使所述執行器根據所述第一校驗碼以及所述執行器計算的第二校驗碼,對所述控制器進行安全校驗的步驟包括:
所述控制器發送所述第一校驗碼至所述執行器,以在所述執行器計算的第二校驗碼與所述第一校驗碼一致時確定所述控制器校驗通過;在所述執行器計算的第二校驗碼與所述第一校驗碼不一致時,確定所述控制校驗不通過。
可選地,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隨機碼獲取第一校驗碼的步驟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隨機碼,得到所述執行器對應的安全算法;
所述控制器通過所述安全算法和所述隨機碼獲取第一校驗碼;
所述控制所述執行器根據所述第一校驗碼以及所述執行器計算的第二校驗碼,對所述控制器進行安全校驗的步驟包括: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執行器根據執行器預設的安全算法計算第二校驗碼,以使所述執行器根據所述第一校驗碼和所述第二校驗碼對所述控制器進行安全校驗;其中,所述執行器對應的安全算法與所述執行器預設的安全算法一致。
可選地,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隨機碼,得到所述執行器對應的安全算法的步驟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隨機碼,識別所述執行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4364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