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雙轍車輛的車身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116050.0 | 申請日: | 2018-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728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I.路肯;W.克勞思;H.德波爾;A.韋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16 | 分類號: | B62D25/16;B62D2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 地址: | 德國沃***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車輛 車身 結構 | ||
一種用于雙轍車輛的車身結構,其具有車尾側的儲物倉(1),車尾側的儲物倉(1)在底側通過底板(3)和沿車輛橫向(y)在兩側分別通過車輪罩(5)限定,在底板(3)上延伸的車輪罩橫梁(23)能傳遞力地支撐在車輪罩(5)之間。按照本發明,所述車輪罩(5)沿車輛縱向(x)具有以間距限定車輛后輪(7)的車輪罩后部件(15)和以間距限定車輛后輪(7)的車輪罩前部件(17)。所述車輪罩前部件(17)設計具有接合輪廓(21),所述接合輪廓(21)在不需要中間布置角加固板件的情況下直接與所述車輪罩橫梁(23)的端側(35)貼靠。為了對在所述車輪罩前部件(17)和所述底板(3)之間構成的內角的角加固,所述車輪罩前部件(17)的板材具有相比于所述車輪罩后部件(15)更大的板厚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按照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雙轍車輛的車身結構。
背景技術
在行駛運行中,尤其在彎道行駛時,車輛車身的尾側被加載圍繞車輛縱向中軸線指向的扭矩,在此情況下車身尾側會相對于車身前側扭轉。
由文獻DE 10 2015 220 308 B3已知一種車身結構,其中,為了提高扭轉剛度,在尾側行李艙中在兩個尾側車輪罩之間支撐有車輪罩橫梁。車輪罩橫梁不直接連在各個車輪罩上,而是相反通過沿車輛高度方向豎立地構造在車輪罩上的角加強板件能傳遞力地與車輪罩連接。
在車輛底部和車輪罩之間構成的內角區域中提供角加強板件升高了車輛組裝時的構件耗費以及安裝耗費。此外,提供角加固板件使得沿車輛橫向可用的儲物空間減小。
由文獻US 7 364 225 B2已知另一種用于雙轍車輛的車身結構,其中,在尾側車輪罩之間定位有車輪罩橫梁加固件。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雙轍車輛的車身結構,其中,不僅降低車身結構組裝時的構件耗費,也降低安裝耗費,并且還具有相較于現有技術保持不變的扭轉剛度。
所述技術問題通過權利要求1的特征解決。本發明優選的改進設計方案在從屬權利要求中公開。
按照權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沿車輛縱向觀察,車尾側的車輪罩由以間距限定車輛后輪的車輪罩后部件和由以間距限定車輛后輪的車輪罩前部件構成。在兩個車輪罩部件中,車輪罩前部件具有一種接合輪廓,該接合輪廓在不需要中間布置額外的角加固板件的情況下直接與車輪罩橫梁的端側貼靠連接。為了對在車輪罩前部件和底板件之間構成的內角的角加固,車輪罩前部件具有相比于車輪罩后部件更大的板厚度。例如,車輪罩后部件的板厚度約為1mm,而車輪罩前部件的板厚度為約2mm。以這種方式,盡管省掉了單獨的角加固板件但還是形成了在車輛后部區域中足夠好的扭轉剛度。
在一種技術實施方式中,車輪罩橫梁優選可以材料一致地和一體式地、即作為一件式的板件在兩個尾側車輪罩之間延伸并且被實現為U形的空心梁,該空心梁的空腔沿車輛高度方向向下被底板覆蓋。該U形的空心梁由沿車高方向遠離底板的造型底構成,該造型底沿車輛縱向向前和向后過渡為側向壁連同從側向壁伸出的邊凸緣。空心梁的邊凸緣例如通過焊點連接在底板上。
優選地,U形的空心梁可以利用底板限定出閉合的型廓橫截面,該型廓橫截面直至在車輪罩橫梁和車輪罩前部件之間的接合面實施為連續恒定的。通過提供沿車輛橫向不變的恒定的、不具有擴寬部的型廓橫截面,得到明顯簡化的車輪罩橫梁構件幾何形狀。車輪罩橫梁可以在端側具有分別向外伸出的接合凸緣,該接合凸緣例如通過焊點連接在車輪罩前部件的接合輪廓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160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引擎蓋多層支架
- 下一篇:礦用自卸車駕駛室安裝吸能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