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裂縫發展形態的裂縫成因分析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811107192.0 | 申請日: | 2018-09-21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026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5 |
發明(設計)人: | 金光來;劉海婷;蔡文龍;茅荃;祝爭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中路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中南偉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210019 江蘇省南京市建***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裂縫 發展 形態 成因 分析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裂縫發展形態的裂縫成因分析方法,屬于裂縫分析領域,旨在提供一種能夠根據裂縫的發展形態判斷裂縫的成因的分析方法,其技術方案要點如下,它包括以下步驟:獲取裂縫周邊的探地雷達圖像;獲取裂縫邊緣處、輪跡處以及車道中間處的芯樣,觀察裂縫的發展形態;按照裂縫的發展形態對裂縫進行分類;根據裂縫的分類、每一類的發展形態以及裂縫在路面各層的分布情況,從瀝青路面各結構層位的受力特點入手,分析裂縫的成因。基于裂縫發展形態的裂縫成因分析,能夠解決現階段對裂縫發展形態、分類認識認識不足的問題,將對裂縫的理論認識與裂縫的實際發展形態結合起來。本發明適用于裂縫成因分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裂縫成因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基于裂縫發展形態的裂縫成因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瀝青路面裂縫種類不一,形成原因、破壞機理也各不相同,常見的裂縫形式有溫度裂縫、疲勞裂縫、反射裂縫、縱向自上而下型裂縫、沉降型裂縫等。但對當前裂縫的發展形態、類型缺乏研究,且對裂縫的常規認識以理論為主,如半剛性基層的發射裂縫一般認為是“自下而上”型,缺乏實際路面中裂縫發展形態及層位分布情況等數據。為此,有必要對實際路面的裂縫發展形態進行研究、分類,根據裂縫在路面各層的分布情況,從路面各層的受力特點入手,分析裂縫成因。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裂縫發展形態的裂縫成因分析方法,該方法能夠根據裂縫的發展形態判斷裂縫的成因。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基于裂縫發展形態的裂縫成因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獲取裂縫周邊的探地雷達圖像;
2)獲取裂縫邊緣處、輪跡處以及車道中間處的芯樣,觀察裂縫的發展形態;
3)按照裂縫的發展形態對裂縫進行分類;
4)根據裂縫的分類、每一類的發展形態以及裂縫在路面各層的分布情況,從瀝青路面各結構層位的受力特點入手,分析裂縫的成因。
進一步的,步驟1)獲取裂縫周邊的探地雷達圖像包括以下步驟:
a)根據裂縫的長度和面積,確定探地雷達的探測范圍;
b)按照網格型布設探地雷達的探測路線;
c)根據探地雷達的探測范圍,計算相鄰探測路線的間距。
進一步的,步驟2)獲取芯樣包括以下步驟:
I)獲取裂縫邊緣處、輪跡處、車道中間處的路面結構芯樣;
II)根據裂縫的長度及向面層其他部分擴展的方向,加密取芯。
進一步的,在所述步驟1)和步驟2)中,將裂縫分為橫縫、縱縫和龜裂。
進一步的,在所述步驟3)中,按照橫縫的發展狀態將橫縫分為上下發展中間無裂縫、上下發展中間未閉合、完全貫穿型以及自上而下型四類;
按照縱縫的發展狀態將縱縫分為上下發展中間無裂縫、上下發展中間未閉合、自上而下型三類;
按照龜裂的發展狀態將龜裂分為自上而下基層無裂縫、自上而下基層有裂縫兩類。
進一步的,所述橫縫分類中的上下發展中間無裂縫、上下發展中間未閉合兩類均屬于上下發展型橫縫。
進一步的,所述橫縫分類中的完全貫穿型是上下發展中間無裂縫、上下發展中間未閉合、自上而下型三類裂縫的最終發展狀態。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4)中,根據裂縫的分類、每一類裂縫的發展形態將裂縫的成因分為“新反射型”開裂、“疲勞型”開裂、“溫度型”開裂三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中路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中路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071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