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異質結構硅基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鋰離子電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95979.X | 申請日: | 2018-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736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 發明(設計)人: | 何銳;何巍;劉金成;袁中直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38;H01M4/583;H01M4/62;H01M10/0525;C01B32/1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鞏克棟 |
| 地址: | 516006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構 負極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鋰離子電池 | ||
1.一種負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材料包括碳納米管,分布在所述碳納米管表面的硅,以及包覆在所述硅上的石墨烯;
所述負極材料按照如下方法進行制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碳納米管與酸混合,進行冷凝回流,之后固液分離,得到氧化碳納米管;
(2)將步驟(1)所述氧化碳納米管在水中分散后,與有機硅源混合,加熱反應,之后固液分離,得到SiO2/碳納米管復合材料;
(3)將步驟(2)所述SiO2/碳納米管復合材料與鎂粉混合,在惰性氣氛下破碎,之后再在惰性氣氛中升溫并熱處理,反應后得到碳納米管/Si/MgO復合材料;
(4)在真空或惰性氣氛下,以碳源為原料,在步驟(3)所述碳納米管/Si/MgO復合材料上化學氣相沉積生產石墨烯,得到碳納米管/Si/MgO/石墨烯復合材料;
(5)對步驟(4)所述碳納米管/Si/MgO/石墨烯復合材料進行酸洗,得到所述負極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材料由碳納米管,分布在所述碳納米管表面的硅,以及包覆在所述硅上的石墨烯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納米管包括單壁碳納米管和/或多壁碳納米管。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納米管的管徑為10-20n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納米管的長度為5-30μ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的粒徑為30-60n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的厚度為1-5n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材料中,碳納米管和硅的質量比為2:1-8:1。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在硅上原位生成。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材料中的石墨烯與碳納米管交錯分布,形成三維結構。
11.一種如權利要求1-10任一項所述的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碳納米管與酸混合,進行冷凝回流,之后固液分離,得到氧化碳納米管;
(2)將步驟(1)所述氧化碳納米管在水中分散后,與有機硅源混合,加熱反應,之后固液分離,得到SiO2/碳納米管復合材料;
(3)將步驟(2)所述SiO2/碳納米管復合材料與鎂粉混合,在惰性氣氛下破碎,之后再在惰性氣氛中升溫并熱處理,反應后得到碳納米管/Si/MgO復合材料;
(4)在真空或惰性氣氛下,以碳源為原料,在步驟(3)所述碳納米管/Si/MgO復合材料上化學氣相沉積生產石墨烯,得到碳納米管/Si/MgO/石墨烯復合材料;
(5)對步驟(4)所述碳納米管/Si/MgO/石墨烯復合材料進行酸洗,得到所述負極材料。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碳納米管包括單壁碳納米管和/或多壁碳納米管。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碳納米管的管徑為10-20nm。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碳納米管的長度為5-30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95979.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