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煙道廢氣處理工業脫硫廢水的設備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93287.1 | 申請日: | 2018-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755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治根;徐興亞;張育書;王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友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6 | 分類號: | C02F9/06;C02F11/12;B01D53/78;B01D53/6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繆友菊 |
| 地址: | 210012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小行***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煙道廢氣處理 工業脫硫 脫硫廢水 曝氣池 去除 廢氣 廢水 二氧化碳處理 活性炭過濾器 電絮凝裝置 反滲透處理 雙極膜裝置 電廠煙氣 工廠廢水 管道連通 過濾裝置 堿性調節 樹脂交換 初沉池 納濾膜 碳排放 二氧化碳 軟化 凈化 排放 應用 | ||
1.一種利用煙道廢氣處理工業脫硫廢水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過管道連通的初沉池、曝氣池、堿性調節池、電絮凝裝置、軟化曝氣池、過濾裝置、活性炭過濾器、納濾膜、反滲透處理裝置、樹脂交換裝置和雙極膜裝置;
所述初沉池的進水口與脫硫廢水原水排放口連通,所述雙極膜裝置的兩出水口分別與酸室和堿室連通;所述曝氣池和軟化曝氣池的進氣口分別與脫硫后端煙道連通;所述初沉池、曝氣池、堿性調節池、電絮凝裝置、軟化曝氣池、過濾裝置和活性炭過濾器的固體出口與污泥收集池連通;所述納濾膜、反滲透處理裝置、樹脂交換裝置和雙極膜裝置的濃水出水口與廢水收集池的進水口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煙道廢氣處理工業脫硫廢水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水收集池的出水口與初沉池的進水口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煙道廢氣處理工業脫硫廢水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過濾器和納濾膜之間還設置有酸性調節池和中和水箱,所述活性炭過濾器的出水口與酸性調節池的進水口連通,所述酸性調節池的出水口與中和水箱的進水口連通,所述中和水箱的出水口與所述納濾膜的進水口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利用煙道廢氣處理工業脫硫廢水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室的出口與所述酸性調節池的加液口連通,所述堿室的出口與所述堿性調節池的加液口連通。
5.一種利用煙道廢氣處理工業脫硫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脫硫廢水原水放至初沉池或緩沖池,向初沉池或緩沖池內通入20~55℃的煙道廢氣,進行初步沉淀;
(2)、將經步驟(1)處理后的初沉池或緩沖池內的上清液排入pH調節池,并在池中加入氫氧化鈉,將池內溶液調節為堿性;
(3)、將步驟(2)調節后的堿性水溶液加入電絮凝裝置進行電絮凝反應;
(4)、將清液加入軟化曝氣池,并在池中加入碳酸鈉,再通入20~55℃的煙道廢氣;
(5)、曝氣池的上清液經過機械過濾或者微濾膜過濾后,產生的沉降物、污泥進入脫硫系統壓濾機,產生的清水進入活性炭過濾裝置過濾;
(6)、步驟(5)過濾后的清水進入納濾膜分離為一價離子溶液和二價離子溶液;
(7)、步驟(6)得到的二價離子溶液進行反滲透處理,清水排出回用,濃水排入廢水收集池;步驟(6)得到的一價離子溶液進行反滲透處理,清水排出回用,濃水進入樹脂交換裝置,樹脂交換裝置的出水進入雙極膜裝置分離成酸溶液和堿溶液,將酸溶液和堿溶液分別回收到酸室和堿室回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煙道廢氣處理工業脫硫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步驟(2)、步驟(3)、步驟(4)和步驟(5)產生的沉淀均進入脫硫系統壓濾機,并排入污泥收集池中回用。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煙道廢氣處理工業脫硫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和步驟(7)產生的濃水經處理后排入廢水收集池中,廢水收集池中廢水與脫硫廢水原水混合后重復步驟(1)~(7)。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煙道廢氣處理工業脫硫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活性炭過濾裝置為碘值800~1000的活性炭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的進水端為小顆粒,出水端為大顆粒。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煙道廢氣處理工業脫硫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7)中堿室內的堿溶液排入步驟(2)中的pH調節池,調節池內溶液的pH值。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煙道廢氣處理工業脫硫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活性炭過濾裝置過濾后清水先在酸性調節池內調節為酸性溶液后,再進入中和水箱中和,最后進入納濾膜;步驟(7)中酸室內的酸溶液排入酸性調節池內,調節池內溶液的pH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友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友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9328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