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車輛的線束布置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91104.2 | 申請日: | 2018-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465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橋野哲;毛利年克;中谷浩紀;宮本真吾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G3/04 | 分類號: | H02G3/04;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祝博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車輛 布置 結構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降低從將蓄電池與逆變器裝置連接的電線束放射的電磁噪聲的電動車輛的線束布置結構,其具備蓄電池、逆變器裝置及將所述蓄電池與所述逆變器裝置連接的線束。在所述蓄電池處固定所述線束的蓄電池固定端與在所述逆變器裝置處固定所述線束的逆變器固定端之間的所述線束的長度L是與所述逆變器裝置的驅動時的上升波長λ相關的參數λa的整數倍,所述參數λa為0.462λ≤λa≤0.538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車輛的線束布置結構。
背景技術
以往,已知有在避免將配置于車輛前部的逆變器裝置與配置于車輛后部或車輛下部的蓄電池電連接的電線束同其他的設備相干涉的同時,配置該電線束的車輛(例如,參照國際公開第2012/063399)。
此外,上述以往技術的車輛存在如下可能:在逆變器裝置的驅動時產生于電線束的諧振電流增大,從電線束放射的電磁噪聲增大。期望抑制與此相伴地由從電線束放射的電磁噪聲導致電子設備發生故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方案是鑒于上述情況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降低從將蓄電池與逆變器裝置連接的電線束放射的電磁噪聲的電動車輛的線束布置結構。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并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的方案。
(1)本發明的一方案的電動車輛的線束布置結構具備:蓄電池;逆變器裝置;以及線束,其將所述蓄電池與所述逆變器裝置連接,在所述電動車輛的線束布置結構中,在所述蓄電池處固定所述線束的蓄電池固定端與在所述逆變器裝置處固定所述線束的逆變器固定端之間的所述線束的長度L是與所述逆變器裝置的驅動時的上升波長λ相關的參數λa的整數倍,所述參數λa為0.462λ≤λa≤0.538λ。
(2)在上述(1)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線束具備繞線部。
(3)在上述(2)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繞線部配置于在正面觀察下不與所述電動車輛的動力傳動系重合的位置。
(4)在上述(2)或(3)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電動車輛的線束布置結構具備將所述繞線部固定于所述電動車輛的固定構件。
(5)在上述(4)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固定構件接合于減振器殼體。
(6)在上述(4)或(5)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固定構件具備朝向下方折彎的彎折部。
(7)在上述(4)~(6)中任一項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固定構件具備對所述繞線部的多個不同的部位進行支承的多個支承部。
(8)在上述(4)~(7)中任一項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固定構件具備彎曲凸緣部。
(9)在上述(4)~(8)中任一項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線束具備與所述蓄電池連接的蓄電池側線束和與所述逆變器裝置連接的逆變器側線束,所述固定構件具備覆蓋部,該覆蓋部覆蓋所述蓄電池側線束與所述逆變器側線束的連接部的至少一部分。
(10)在上述(2)~(9)中任一項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線束具備覆蓋所述繞線部的加捻管。
發明效果
根據上述(1)的方案,逆變器裝置的驅動時的上升波長λ是由在逆變器裝置的驅動時產生的開關電流的高頻成分引起的噪聲電流的波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911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井下固定電纜的裝置
- 下一篇:具有用于電纜托架部分間隔的間隔標志的拼接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