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番杏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83287.3 | 申請日: | 2018-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491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強;黃林生;陳國華;陳冬怡;陳紅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胡素麗;劉明星 |
| 地址: | 51065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織培養 快速 繁殖 方法 | ||
1.一種番杏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無菌苗的獲取:將番杏(Tetragonia tetragonioides)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將消毒處理后的番杏種子接種于萌發培養基中,培養條件為22~28℃,光照強度為50~60μmol m-2s-1,光照12~13h/d,直至長出無菌苗,所述的萌發培養基為:每升含有6-芐氨基嘌呤1.0~3.0mg,其余成份為MS培養基,pH為5.9;
S2、不定芽的誘導:將無菌苗的莖段作為外植體,將外植體進行消毒處理,將消毒處理后的外植體接種于誘導培養基中培養,培養條件為22~28℃,光照強度為50~60μmol m-2s-1,光照12~13h/d,直至誘導出不定芽,所述的誘導培養基為:每升含有N-苯基-N′-1,2,3-噻二唑-5-脲0.5~1.0mg或6-芐氨基嘌呤1.0mg,α-萘乙酸0.1mg或吲哚-3-丁酸0.1mg,其余成份為1/2MS培養基,pH為5.9;
S3、繼代增殖:將不定芽轉入增殖培養基中進行不定芽的增殖,培養條件為22~28℃,光照強度為50~60μmol m-2s-1,光照12~13h/d,繼代增殖得到的不定芽能用于生根培養或者繼續繼代增殖,所述的增殖培養基為:每升含有6-芐氨基嘌呤0.5~2.0mg和α-萘乙酸0.1~0.3mg,其余成份為1/2MS培養基,pH為5.9;
S4、生根培養:將繼代增殖得到的不定芽轉入生根培養基中,培養條件為22~28℃,光照強度為50~60μmol m-2s-1,光照12-13h/d,使不定芽生根,長成組培苗,所述的生根培養基為:每升含有吲哚-3-丁酸1.0~2.0mg或α-萘乙酸0.5mg,其余成份為1/2MS培養基,pH為5.9;
S5、組培苗移栽:將組培苗移植到栽培基質中,置于濕潤、遮蔭的環境下培養,澆水,施肥以滿足組培苗生長所需的水分和營養需要,經常規培養后獲得栽培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番杏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將番杏(Tetragonia tetragonioides)種子進行消毒處理是將番杏(Tetragoniatetragonioides)種子用自來水洗凈,先以體積分數為75%的酒精水溶液表面擦洗消毒10s,然后無菌水沖洗2次,再在質量分數為0.1%的升汞水溶液中浸泡8min,然后用無菌水沖洗3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番杏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將無菌苗的莖段作為外植體,將外植體進行消毒處理,將消毒處理后的外植體接種于誘導培養基中培養是將無菌苗的莖段作為外植體,先以體積分數為75%酒精水溶液表面擦洗消毒10s,無菌水洗脫2次,之后在質量分數為0.1%升汞水溶液中浸泡8min,并以無菌水洗滌3次,最后將莖段切成1cm大小,接種于誘導培養基中培養。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番杏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基質為泥炭土、珍珠巖和河沙按體積比為1:2:1~2混合的混合基質;或者為泥炭土和珍珠巖按體積比為1:2混合的混合基質;或者為珍珠巖和河沙按體積比1:2混合的混合基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未經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8328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