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寬譜帶發射近紅外發光物質及包含該物質的發光器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70050.1 | 申請日: | 2018-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651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解榮軍;劉榮輝;曾華濤;周天亮;劉元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大學;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11/78 | 分類號: | C09K11/78;C09K11/80;H01L3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橋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段嘯冉 |
| 地址: | 福建省廈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寬譜帶 發射 紅外 發光 物質 包含 器件 | ||
本發明屬于發光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寬譜帶發射近紅外發光物質,特別涉及一種在紫外、紫光、藍光、紅光激發下都能產生650nm?1600nm范圍的紅光及近紅外發射的材料,并進一步公開其制備方法,以及包含該發光材料的發光器件。本發明所述的寬譜帶發射近紅外發光物質,包括分子式為AaDbMcOe:xCr的無機化合物,該發光物質具有嚴格占位的有序結構,該發光物質的激發波長比較寬泛(250?700nm);且該材料為單一物質,以Cr為光學活性中心,能很好的吸收紫外光、藍光和紅光,在紫外或紫光或藍光激發下,可以實現650nm?1600nm范圍的寬譜帶紅光及近紅外發射。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發光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寬譜帶發射近紅外發光物質,特別涉及一種在紫外、紫光、藍光、紅光激發下都能產生650nm-1600nm范圍的紅光及近紅外發射的材料,并進一步公開其制備方法,以及包含該發光材料的發光器件。
背景技術
在化學檢測領域中,由于650nm-1600nm范圍的紅光及近紅外區覆蓋了含氫基團(O-H、N-H、C-H)振動的合頻和各級倍頻的吸收區特征信息,因此,通過掃描樣品的近紅外光譜,即可以分析得到樣品中有機分子含氫基團的特征信息,對化學物質的結構鑒定和分析具有積極的意義。而且利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分析樣品,具有方便、快速、高效、準確和成本較低的優勢,并且具有無需不破壞樣品,不消耗化學試劑,不污染環境等優點,可廣泛的應用在石油化工、高分子、制藥、臨床醫學、環境科學、紡織工業和食品檢測等領域,并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現有技術中,獲得紅光及近紅外光譜可以有多種方式,例如:
1、使用LED芯片獲得紅光及近紅外光譜的寬光譜
由于LED芯片發光峰的半高寬有限(典型寬度20nm),為獲得范圍650nm-1600nm(紅光及近紅外)如此之寬的光譜,需要數十個芯片才可能獲得,如中國專利CN103156620A公開了一種多通道并行近紅外光譜成像系統,但由于每個芯片的封裝形式、驅動電壓、驅動電流不同,因此,使用多芯片實現超寬范圍的紅光及近紅外光譜(650nm-1600nm),技術難度通常極大。
2、使用熒光粉轉換材料獲得寬光譜
比如中國專利CN202268389U公開了一種利用藍光芯片激發下轉換熒光體的近紅外二極管,其公開了一種基于藍光芯片激發下轉換熒光粉獲得近紅外光波長范圍在900nm-1100nm之間發射的方法。該發射光譜的范圍之所以不寬,主要是因為使用了單一的熒光粉不能獲得非常寬的紅光及近紅外發射(如650nm-1600nm)。因此,為了獲得更為寬泛的光譜,出現了采用多種光源激發多種熒光粉的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大學;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大學;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700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硼酸鹽熒光粉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寬帶發射熒光粉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