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茶菇保鮮用滅菌液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58360.1 | 申請日: | 2018-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228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敬;李威;陳登群;廖之錦;陳家平;肖詩桂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省貴福菌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B7/154 | 分類號: | A23B7/154;A23B7/157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52106 | 代理人: | 鄒迅 |
| 地址: | 554000 貴州省貴陽市銅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茶 滅菌液 制備 保鮮 硫代硫酸鈉 保鮮技術 海藻酸鈉 滅菌處理 氣調保鮮 保鮮期 茶多酚 貨架期 殼聚糖 失重率 保質期 加水 菌群 冷藏 腐爛 | ||
本發明涉及油茶菇保鮮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油茶菇保鮮用滅菌液及其制備方法,經過茶多酚、殼聚糖、海藻酸鈉、硫代硫酸鈉混合之后,加水配制成滅菌液,不僅能夠使得對油茶菇表面的菌群減少,而且還能夠有助于延長油茶菇保鮮期,延長貨架期;尤其滅菌處理之后,經過氣調保鮮處理,極大程度的改善了在2?4℃下冷藏后的油茶菇表面的失重率和腐爛率,延長了保質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茶菇保鮮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油茶菇保鮮用滅菌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油茶菇是茶樹菇的一種,其味美,清脆可口,營養豐富,是人們喜歡食用的食用菌。油茶菇在一般條件下,較難貯藏和運輸,鮮菇采收后2-3d,將出現水分大量散失而萎縮,油茶菇柄、菌褶開始褐變,直到腐爛,導致在出菇盛期,大量鮮菇集中在附近市場上銷售,造成菇供大于求的市場現狀,使得油茶菇的價格大幅度下降,嚴重損害了菇農的利益,制約了油茶菇產業的發展,而在遠離菇類生產基地的地區,又因為菇源缺少而導致供小于求的市場現狀。
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市場對鮮油茶菇需求量越來越大,而對于油茶菇的保鮮技術研究也得到了發展和突破,主要體現在:冷藏保鮮、臭氧保鮮、化學藥劑保鮮以及自發氣調保鮮;冷藏保鮮是利用自然低溫或者通過降低環境溫度來抑制油茶菇的呼吸代謝和酶化學反應,該法使得在25℃下貯藏油茶菇2d發生腐爛,而在5℃下貯藏,能夠貯藏8d,使得低溫抑制了油茶菇的呼吸作用,減少物質的消耗;采用真空預冷結合薄膜包裝進行冷藏保鮮,其能夠顯著的延長油茶菇的保鮮期,使得油茶菇貯藏10d不開傘、不干縮、菌膜不脫落,與常溫下貯藏相比,失重率減少7%,呼吸強度下降30%,Vc保存率提高20.5%?;瘜W藥劑保鮮,使得采用檸檬酸、氯化鈉、Vc等抑制油茶菇變色、開傘和敗壞的作用,其在組合而成的復合保鮮劑下處理油茶菇,其在10±1℃下,可以保存6d,貯藏期間不開傘,氣味正常,褐變度和呼吸強度明顯較低。臭氧保鮮是將油茶菇置于一定濃度的臭氧環境中,利用臭氧的殺菌作用來保鮮,油茶菇在臭氧處理0.5min后,在20±1℃下貯藏,能夠降低油茶菇的呼吸強度,減少游離氨基酸的生成,并且對油茶菇的電導率和失重率變化無明顯影響,而1-2min的臭氧處理,則不利于油茶菇的保鮮。自發氣調保鮮是將油茶菇采收后,裝入周轉藍中,經過減壓處理,在低溫約5℃下克服水分散失,降低呼吸強度,阻止乙烯形成和積累,達到抑制PPO活力,延緩菇體氧化反應速度,減少營養基質損耗,防止微生物繁殖,延長菇體壽命的目的,貯藏期可達25d,好菇率為97.5%,菇體各項梨花指標基本保持在采收時水平。
雖然,對于現有技術中的油茶菇保鮮處理技術已經有了較大的突破,但是無論是哪一種保鮮處理技術,都避免不了需要對油茶菇表面進行滅菌處理,而滅菌處理的效果,也將會影響油茶菇保鮮的效果;而目前,現有技術中,對于油茶菇保鮮過程的滅菌處理,大多采用的是紫外線照射,例如專利號為201510238351.0的茶樹菇氣調保鮮方法中的滅菌處理,但是其滅菌效果依然不理想,滅菌成本較高,操作難度依然較大。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油茶菇保鮮用滅菌液及其制備方法。
具體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油茶菇保鮮用滅菌液,原料成分以質量百分比計為茶多酚1-3%,殼聚糖4-7%,海藻酸鈉3-8%,硫代硫酸鈉0.1-0.7%,余量為水。
優選,所述的原料成分以質量百分比計為茶多酚2%,殼聚糖5%,海藻酸鈉7%,硫代硫酸鈉0.6%,余量為水。
優選,所述的原料成分以質量百分比計為茶多酚3%,殼聚糖6%,海藻酸鈉5%,硫代硫酸鈉0.3%,余量為水。
上述的油茶菇保鮮用滅菌液制備方法,是將茶多酚、殼聚糖、海藻酸鈉、硫代硫酸鈉混合均勻后,放入容器中,并向容器中灌水,在35-40℃處理3-8min,即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省貴福菌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貴州省貴福菌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583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脫落酸受體的激動劑AM1在果蔬保鮮中的用途
- 下一篇:一種嫩姜保鮮儲存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