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后排中置安全氣囊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48201.3 | 申請日: | 2018-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346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葛如海;陳宇航;崔義忠;顧瑤芝;蔡朝陽;黃可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R21/231 | 分類號: | B60R21/231;B60R21/20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后排 安全氣囊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后排中置安全氣囊及其控制方法,由對稱布置的兩個氣囊單元組成,兩個氣囊單元安裝在后排座椅的中間位置,兩個氣囊單元包含2個氣室,汽車發生側面碰撞時,進行充氣,由第一氣室進氣口充氣,氣流沿氣囊袋內部的單向閥充入第二氣室,氣囊氣袋完全展開后,與車輛前進方向呈0?15°夾角,兩個氣囊單元能夠相互擠壓和支撐,其中,展開后第二氣室的底端位于后排座椅杯架上方;碰撞過程中,第二氣室內部的壓力傳感器檢測氣囊內的氣壓狀況,在超出閾值時,通過安全氣囊單元的側面單向閥釋放氣體,起到緩沖的作用,保護乘員。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輛行駛安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后排中置安全氣囊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汽車碰撞事故可分為正面、側面、追尾、側翻及其他形式的碰撞。其中正面碰撞占所有碰撞形式中的大部分比例,側面碰撞次之。
為減少汽車側面碰撞給乘員帶來的傷害,越來越多的車輛選擇配備側氣簾(CAB)、側面氣囊(SAB)等側面保護裝置,有效減少了側碰事故中前后排乘員由于與車門內飾等硬物的直接碰撞而產生的傷亡。
對于后排乘員,在側面碰撞發生時,遠端乘員(即非碰撞側乘員)將會向車內方向運動,并且由于安全帶腰部織帶的束縛,軀干將向內傾倒,該過程中可能會與碰撞側乘員或與后排座位上已放下的杯架等硬物碰撞而造成傷害。
對于乘員間的保護,國內外均有研究。專利EP3141437A1公開了一種遠端安全氣囊,該氣囊0布置在前排座椅靠背相對側,展開后位于駕駛座乘員和副駕駛座乘員之間,用于降低駕乘人員之間相互碰撞而產生的傷害。該發明針對前排成員進行保護,而對于后排乘員側面碰撞時的保護,尚未有有效的保護措施。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后排乘員側面碰撞中的乘員間碰撞及乘員與杯架等硬物間碰撞的保護問題,提供了一種后排中置安全氣囊,用于解決后排乘員間碰撞及乘員與后排杯架等硬物碰撞而造成二次傷害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后排中置式安全氣囊,該氣囊的布置方式建立在以車輛前進方向為正方向的坐標系的基礎上。所述安全氣囊由兩個對稱的安全氣囊單元A和B及其起爆裝置組成,包括氣囊單元A第二氣室氣袋遠離乘員側織物、氣囊單元A第一氣室氣袋靠近乘員側織物、氣囊單元A第二氣室氣袋側面及上部織物、氣囊單元A分隔織物、氣囊單元A氣室間單向閥(多個)、氣囊單元A第二氣室氣袋下部織物、氣囊單元A第二氣室氣袋下部織物縫合線、氣囊單元A第二氣室側面單向閥、氣囊單元A第一氣室拉帶(多根)、氣囊單元A第二氣室拉帶(多根)、氣囊單元A起爆裝置、氣囊單元B第二氣室氣袋遠離乘員側織物、氣囊單元B第一氣室氣袋靠近乘員側織物、氣囊單元B第二氣室氣袋側面及上部織物、氣囊單元B分隔織物、氣囊單元B氣室間單向閥(多個)、氣囊單元B第二氣室氣袋下部織物、氣囊單元B第二氣室氣袋下部織物縫合線、氣囊單元B第二氣室側面單向閥、氣囊單元B第一氣室拉帶(多根)、氣囊單元B第二氣室拉帶(多根)、氣囊單元B起爆裝置和PLC控制器。所述兩個安全氣囊單元A和B分別安裝在后排座椅椅背遠離車門一側的中部蒙皮內。所述每個安全氣囊單元均包含氣袋及與氣袋相連的內拉帶。所述氣袋由多片織物縫合形成靠近乘員的第一氣室和遠離乘員的第二氣室,第一氣室和第二氣室之間為分隔織物,所述分隔織物上設置有多個單向閥,用于連通第一氣室和第二氣室,形成串聯結構。所述第一氣室、第二氣室均用內拉帶限制展開后側面碰撞方向上的寬度。
進一步,每個氣囊單元的第一氣室上設置進氣口,進氣口直接與所述起爆裝置相連,而第二氣室并不直接與所述起爆裝置相連,所述起爆裝置固定在后排座椅椅背遠離車門一側的蒙皮內,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位于座椅椅背中上部。所述PLC與所述起爆裝置相連接,當側面碰撞發生時,所述PLC控制起爆裝置起爆,對第一氣室進行充氣。所述氣室間單向閥與所述PLC相連,在氣囊充氣時,所述氣室間單向閥打開使兩個氣室連通,氣體由第一氣室向第二氣室流動,逐漸充滿第二氣室,當遠端(即非碰撞側)乘員即將與第一氣室接觸時袋體完全展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482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撞式客車方向盤系統
- 下一篇:一種安全帶卷收器上的扭力控制器





